當地時間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以「科技網絡安全」為由,要求美國進入緊急狀態,並向美國商務部賦權,允許後者禁止美國公司購買「外國敵人」生產的電信設備、技術。儘管特朗普沒有指名道姓,公開「哪一家公司」是他口中的外敵;但同日稍晚,美國貿易部就隨即宣布「華為集團」(Huawei)與其旗下70多家關係企業,將被列入美國出口管制的「黑名單」(Entity List)——除非貿易部特別許可,否則美資企業將不得對華為出售各項產品與技術。——外界認為,特朗普施壓中國的態勢明顯,對此華為也積極回應,態度明確。

特朗普宣布「全國緊急狀態」

據白宮官網顯示,特朗普於當地時間15日簽署行政令,稱他發現「外國敵人們」正在不停地制造且利用通訊信息領域中的薄弱點,對美國國防、外交、經濟領域造成超乎尋常的威脅。鑒於上述他的發現,特朗普宣布美國進入緊急狀態。
在行政令中,特朗普向美國商務部賦權,允許商務部禁止美國公司購買「外國敵人」生產的電信設備、技術。而該國商務部自今天起起有150天的時間,來確定到底誰是「外國敵人」。
雖然這份行政令沒有提到中興、華為等中國企業的名字。但路透社等媒體均認為,這是特朗普在為禁止美企與華為的業務往來鋪平道路。
同日稍晚,據路透社報道,獲得緊急狀態授權的美國貿易部,即公開宣布將把華為集團與70餘家分支機構,列入「實體清單」——要把華為「往死裡打」的立場,自此不宣自明。
所謂「實體清單」是美國為維護其國家安全利益,作為出口管制的一個重要手段。「實體清單」於1997年2月由美國商務部首次發布,被認為參與擴散活動的最終用戶都進入榜單,以此明確告知出口商,在未得到許可證時,不得幫助這些實體獲取受本條例管轄的任何物項,同時,有關許可證的申請應按照《出口管理條例》(美國)第744 部分規定的審查標準接受審查,且向此類實體出口或再出口有關物項不適用任何許可例外的規定。
2016年3月7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宣布,將中興通訊及其附屬的三家公司列入「實體清單」,禁止美國企業及代理美國產品、技術的廠商向中興通訊出口相關的技術和產品。一年後,美方將中興移出「實體清單」。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表示,如今計劃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的決定,和特朗普同日簽署的行政令無關,而是和1月美國檢方向華為提出「違反伊朗制裁令」有關。他表示,這個決定也獲得了特朗普的支持。

中國外交部強勢回應

美國《國會山報》說,特朗普簽署的行政命令事實上就是認定某外國科技企業對美國安全構成威脅的情況下對其進行封殺,命令本身沒有指名道姓,但特朗普政府針對中國華為已經開啟了一場全球運動,試圖阻止華為為美國盟友建設下一代無線網絡基礎設施。
對於特朗普的行政令,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已在昨天回應。他表示,一段時間以來,美方濫用國家力量,不擇手段地蓄意抹黑和打壓特定中國企業,既不光彩也不公。「我們敦促美方停止借口安全問題對中國企業進行打壓,為中國企業在美正常投資運營提供一個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環境。」
華為常務董事、產品投資委員會主任汪濤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認為,「就全球範圍內看,一些政府和專家將技術問題和政治、意識形態問題搞混。我們覺得,這種充滿意識形態的做法是不利於建設網絡安全的。給一家公司或一個國家貼標簽,稱其為‘威脅’,這也不是向前發展的好辦法。」

封殺令對華為影響有多大?

針對美國的打壓,華為於北京時間5月16日進行了回應:「華為是5G電信設備領域無可比擬的領導者,我們也願意和美國政府溝通保障產品安全的措施。如果美國限制華為,不會讓美國更安全,也不會使美國更強大,只會迫使美國使用劣質而昂貴的替代設備,在5G網絡建設中落後於其他國家,最終傷害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不合理的限制也會侵犯華為的權利,引發其他嚴重的法律問題。」
面對美國的施壓,華為一直積極採取行動,3月7日,華為公司曾發布聲明起訴美國政府,請求判定針對華為的美國《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第889條的銷售限制條款違憲。根據起訴書,第889條在沒有經過任何行政或司法程序的情況下,禁止所有美國政府機構從華為購買設備和服務,還禁止美國政府機構與華為的客戶簽署合同或向其提供資助和貸款,這違背了美國憲法中剝奪公權法案條款、正當法律程序條款;同時,國會不僅立法,還試圖執法和裁決有無違法行為,違背了美國憲法中規定的三權分立原則。
此外,當地時間5月15日星期三,華為董事長梁華在倫敦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願意與包括英國在內的各國政府簽訂「無間諜協議」,以保證華為的5G網絡設備符合「無間諜」及「無後門」標準。華為承諾旗下產品遵守協議規則,做到無監控,沒後門。
事實上,許多美媒認為,美國的封殺令對華為影響並不大。
《華爾街日報》指出,若白宮禁止美國企業購買華為設備,最受苦的要數美國農村地區的中小電信商。美國自去年起「封堵」華為後,代表這些中小電信商的美國「農村無線網絡協會(RAW)」向美國政府寫信,由於華為設備價廉物美,上述企業已經產生依賴,如果美國政府執意要求更換供應商,需要提供補助。
《紐約時報》則稱,通過禁止華為在美國出售產品,美國升級了對抗中國的戰爭。不過,報道也指出,即使華為被禁止進入美國,它仍控制著全球40%到60%的網絡。華為在非洲、拉美以及部分亞洲國家占領著廣闊的市場。
這在數據上也有體現,儘管華為再度面臨困境,但華為去年(2018年)營收仍逆勢增長20%,而華為副董事長郭平也曾表示,「公司去年的營收超過1050億美元(約新臺幣3.26兆元),比起2017年增長近五分之一、利潤增長了四分之一,超過80億美元(約新臺幣2490億元)。並且,郭平也曾在深圳的總部強調,「華為將努力排除外部幹擾,不斷改進內部管理,沿著既定戰略方向前進」。
在華為看來,對華為的限制不僅妨礙了華為為美國消費者提供更先進的5G技術,將使美國5G商用節奏和網絡性能落後,還將迫使偏遠地區的網絡用戶在高質量、可負擔的產品和聯邦政府資助之間做出選擇,讓網絡升級更困難、數字鴻溝加劇。
此外,還有可能導致美國市場缺乏競爭,讓消費者買單。根據行業預測,如果允許華為進入市場競爭可使整個行業的無線網絡基建費用減少15%至40%,從而在四年間為北美地區運營商節省至少200億美元開支。

(Visited 32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