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新政府對華態度將趨於理性 文/陳清康
根據《超訊》觀察,泰國大選後,新政府將會改變巴育政府過於親中的態度,對中國態度更加理性,從兩點跡象中可以看到這一轉變。
3月24日,泰國大選正式啟動,28日,泰國選舉委員會召開新聞發佈會,公佈對100%選票的非官方統計結果。其中人民國家力量黨獲得840萬票,為泰黨790萬票,新未來黨620萬票。儘管在非官方結果公佈後傳出賄選、虛假選票等問題,但泰國終歸完成了既定的大選議程。
然而,這只是泰國新一輪政治風波的開始,接下來將有更多的不確定性。而在大選後,這些不確定性中最值得關注的莫過於新任總理上台後,將會對中國採取何種態度以及是否會推出新的政策,而這也將直接對中泰兩國關係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專家對中泰關係樂觀
俄羅斯專家葉蓮娜·福米切娃認為,泰國新政權將保留周旋於中美之間的政策。在她看來,周旋於兩個強大夥伴之間,是泰國外交的通常做法:「不管政治力量如何變化,不管什麼樣的政府執政,與中國的關係都不會有根本性的變化。泰國華人大社區,華僑在經濟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與中國在經濟和軍事領域的密切來往——所有這些因素都將使雙邊關係保持連續性。泰國軍方開始與中國合作,正是為了平衡與美國的關係。美國在軍事領域的影響力更強,但中國積極參與競爭。」
早前,中國傳媒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楊勉也指出:「泰國歷任政府總理、上下兩院主席、軍隊首腦、政黨領袖都曾對中國進行過友好訪問,無論是民選政府、軍人政權、王室還是泰國民眾與中國的關係都是非常友好的。經濟方面,中泰旅遊的持續熱度也一直在促進中泰雙邊貿易關係大發展。過去雖然有過中泰高鐵專案叫停的情況,但是這主要是由於國內的政治鬥爭,這些和泰國政壇對中國不滿沒有關係。也就是說,泰國國內的政治鬥爭雖然激烈,但是政治鬥爭一般都不是針對中國的。所以,泰國的政治更迭也不會對現有中泰關係產生太大的影響。而且泰國與中國的關係是在東南亞國家中相對穩固的,所以對此不必過度擔憂。」
然而,筆者並不完全這麼認為。應該說,不管大選後由哪位新任總理上台,中泰兩國根本關係即使不會改變,但泰國新政府將會改變巴育政府過於親中的態度,對中國態度更加理性,並在中美關係中努力尋求平衡。何以見得?或許這可以從以下幾點跡象看出。
泰國對華態度轉變兩點跡象
第一,在這場大選中,值得注意的是泰國民間開始出現「反中」苗頭。大選前,巴育慘被曾經掌管經濟部門的泰國前副總理比迪亞通親王「扒皮」,這位親王細數了巴育執政四年以來的「八宗罪」,其中重要的一條是「外交失衡」,指責巴育施行的政策過於親中。在大選後,數個黨派的黨魁及諸多泰國人仍在不斷要求巴育辭去總理一職。
而在這場大選中,筆者也關注到一個有趣的現象,新未來黨之所以能成為一匹黑馬,原因在於其獲得了泰國參與投票的年輕人的大多數選票。新未來黨總共獲得690張選票,與支持巴育的人民國家力量黨和老黨派為泰黨相差不多,甚至直接把民主黨派甩到千里遠,逼得民主黨黨魁阿披實在大選後不得不「辭職謝罪」。
他的這一「勝利」,將標誌著泰國政壇格局從此被改寫。新未來黨黨魁莊海文(Thanathorn Juangroongruangkit)外型帥氣,熱衷社交媒體,被不少年輕女性選民視為「男神」,而最關鍵的是,他的參選是在打著「反中牌」而獲得支持。他在接受採訪時批評軍政府投向中國,認為越來越多的中國投資使軍方領導人以為泰國可以在不回歸民主情況下走向富強,批評軍政府以為為了經濟繁榮可以像中國那樣行事,不必尊重民主和人權,不必維護言論自由。
莊文海說:「泰國應該跟馬拉西亞的新總統馬哈蒂爾學,不能跟中國太近。」這讓人想起早前一篇北大教授張錫鎮的文章《中泰關係近況與泰國社會厭華情緒》在泰國華人的朋友圈裏走紅。這篇文章指出了現在泰國從上至下對中國並非秉承「中泰一家親」的態度,而是出現了「厭華情緒」。這樣的情緒將對泰國政府在未來對華政策上產生重要影響,一方面是選票在選民手上,各大黨派必須投選民所好,才能獲得人民支持;另一方面,新未來黨獲得高票支持,未來在聯合政府中的影響力也將不容小覷。
第二,隨著中國「一帶一路」版圖不斷擴張,國際輿論開始出現「中國在全球推行新殖民主義」的報導,也讓泰國不得不對此產生忌憚。這種說法也有被列出諸多事例來支撐。比如,有報導稱,肯雅70%的債務的債權人是中國。中國為肯雅提供了15年期30億美元的貸款,幫助他們建設首都內羅畢到第二大城市蒙巴薩的鐵路,這條鐵路在建設過程中也引發環境生態破壞問題,並被指出肯雅指蒙內鐵路的高端技術工作全被中國人把持,而園藝、廚師等瑣碎工作也僱用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最近肯雅交通部公開了一個數據,鐵路投入使用後的第一年就虧損了一億美元。
類似的案例還有幾內亞以鋁土礦資源換取中國20年期200億美元的援助貸款;吉布提82%的外債都是對中國的外債,債務從佔GDP的50%上升到了85%。另據研究機構FTCR在疏理世界銀行的數據後發現,老撾、馬來西亞、越南、印尼、泰國、柬埔寨這六個東南亞國家的外債水準,已經明顯高於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準,這些國家大多因為「一帶一路」的基礎建設專案而背上了高達數十億美元的債務。這些案例都受到全球各國的關注和警惕,《紐約時報》直指中國正利用貸款和援助增加國際影響力,而還有更不客氣的說法是指責中國在實行「新帝國主義」。
而中國對泰國經濟的投資份額超過15%,繼日本之後排在第二位,泰國也被列為中國在東南亞推動「一帶一路」的重要環節,中泰高鐵、泰國東部經濟走廊是兩國政府和人民十分關注的專案。泰國政府也在擔心,未來是否會步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後塵,成為下一個因負債而不得不出賣某種主權的國家。
當然,背後的原因還有許多,包括中國政府對他信政權的態度也讓泰國官方感到不適,以及中國越來越多企業到泰國投資,把不良的商業文化帶到泰國,造成商業負面影響;中國遊客紮堆泰國旅遊,不雅的行為舉止和大聲喧嘩等問題都常見諸中泰媒體,讓泰國人民對中國人產生負面印象。
以上種種原因,都將影響泰國政府對中國的態度。筆者認為,這些擔憂也是對中國的一次考驗。畢竟樹大招風,作為一直宣導和平崛起的老大哥,中國要學會「罩著」這些「小夥伴們」,懂得「傾聽」他們的感受,兼顧雙方利益。只有真正實現雙贏才是真的贏家,既贏得尊重,又實現和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