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華裔科學家在美「被離職」中美競爭再升級 綜述:郭文靜
4月4日至今,中美雙方的系列表態都釋放著積極信號,外界認為貿易戰似乎要劃上句號了。怎料,近日,由於擔心中國的間諜行動,美國解聘3名華裔科學家及指控通用中國籍前工程師鄭曉青和華商張兆禧從事經濟間諜活動的新聞再次將中美爭端拉入人們眼球,不僅使中美貿易戰的時間結點變得愈發模糊,也讓人意識到兩國角力正在從貿易和政治領域擴散到幾乎所有行業。
美: 離達成協議越來越近
2019年4月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會見了正在華盛頓進行第九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的中共中央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雙方會面之前特朗普稱,談判進展很好,我們接近達成協議,已經解決的問題多餘尚未解決的問題。中國在強制性技術轉讓、市場准入等諸多領域做出了讓步,雙方表態也被外媒解讀為美方釋放的積極信號和中美貿易爭端即將看到曙光的標誌。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4月4日報道,如果中國和美國繼續針鋒相對地施加關稅和配額壁壘,那將給可能已然疲軟的全球經濟增長帶來惡性循環。報導稱,好消息是經過將近一年的爭執,中美貿易摩擦出現了結束的希望。隨之而來的是「修復」這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經濟關係的新機會。
另外,白宮新聞秘書4月23日晚上發表關於美國政府與中國貿易談判的聲明。聲明指出,在特朗普總統的指示下,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和財政部長史蒂芬·姆努欽將前往北京繼續就美國與中國的貿易關係進行談判。 會談將於2019年4月30日開始。隨後,劉鶴副總理將率領一個中國代表團前往華盛頓,在2019年5月8日開始進一步討論。
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也對達成協議的前景持「謹慎樂觀」態度。他說:「我們離達成協議越來越近,我們仍在努力解決結構性問題和技術轉讓問題。產權問題的執行機制至關重要。降低農、工業大宗商品貿易壁壘的問題也在討論之中。
3名華裔科學家在美「被離職」
綜合媒體4月22日報道,美國德克薩斯州休士頓著名的癌症研究機構得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表示,該中心決定辭退3名科學家,該中心說沒有這三名科學家國籍的資訊,但是美媒強調稱這三人是華裔。
早在2018年秋天,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對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三名科學家表示了擔憂,報告稱,這些研究人員沒有披露他們有國際合作者,至少有一份需要保密的資助申請給了一位在中國的科學家,違反了聯邦政策;報告中還涉及其他指控。聯邦官員稱,他們發現一些研究人員與北京分享知識產權及保密資訊。
三人的「被離職」是冰山一角,全美正在撒網式的對NIH資助的研究專案進行調查,其中涉及一定體量的華裔科學家。聯邦官員曾表示,一些科學家在美國進行NIH資助的研究,同時還在中國運行「影子實驗室」。
美起訴中國工程師盜取通用電器商業機密
三人悄然離職的事尚在討論中,美國司法部週二(23日)公佈一項起訴書,指兩名中國人從事經濟間諜活動,密謀盜取美國通用電氣(GE)商業機密。起訴書指出,55歲美籍華裔通用電氣前工程師鄭曉青(Xiaoqing Zheng,音譯)及一名47歲鄭姓中國商人,涉嫌從事經濟間諜活動,為中國政府提供財政及其他支持。
報導指,鄭曉清自2008年開始在通用電氣工作,他將被盜檔轉交給在中國的張兆禧,以推進他們在兩家中國公司「遼寧天一航空技術公司」和「南京天一航空技術公司」的商業利益。
鄭曉青4月23日在紐約奧爾巴尼市聯邦法院接受傳訊後獲保釋,他將面臨最高30年的監禁。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起訴書直接點名中國政府。美國司法部助理部長德默斯(John Demers)表示,中國利用國家資助盜竊美國的知識產權,以提升其全球競爭力,美國督促中國採取正當的競爭手段。德默斯說。「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參與國家資助的盜竊活動,我們不會袖手旁觀。」
中美兩國的世界領導權之爭已經開始
正當美國起訴中國科學家、工程師的同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山東青島乘著檢閱艦西寧號,在霧中檢閱解放軍海軍編隊,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以及新型萬噸級驅逐艦南昌號悉數亮相,俄羅斯、日本、新加坡、印度等10多個國家的20艘艦艇共同參加檢閱活動,國家主席提出構建「海洋經濟共同體」的概念,這也被解讀為中國繼「一帶一路」後的又一加強區域合作的倡議。第二屆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也將於明日(4月25日)在北京拉開序幕。
這一系列事件也告訴我們,與其將焦點放在中美貿易戰何時結束,不如承認中美兩個經濟巨頭的世界領導權之爭再升級。
諮詢公司歐亞集團的亞洲事務部主任邁克爾·赫森(Michael Hirson) 表示,美中地緣政治競爭顯著加劇,這已經是一個新的常態。他認為,如果中美達成貿易協議,這將緩和一個階段的中美實力爭鬥,但這只是暫時的,效果有限。
中美雙方達成何種貿易協定類型也影響未來兩國關係的走向。分析人士表示,無論達成任何貿易協議,兩大巨頭之間的關係未來發展看起來可能會和過去有所不同。兩國可能在某些領域建立「完全合作、繁榮、互利的關係」,但在其他領域設置障礙, 奧爾森稱之為「有選擇性脫鉤」。
他說,越來越多的領域可能會被劃出來,特別是與技術有關的領域。而在目前技術戰領域,中國態度顯得更為積極。2019年4月24日(週三)香港媒體《明報》報導,中國加快5G網路部署,電訊營運商中國聯通昨宣佈將在內地7個城市開通5G試驗網,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大城市。另外,上海、廣州、深圳在今年內都將建設1萬個5G基站,實現中心城區全覆蓋。
反觀美國,態度和做法更被動,往往是以打壓中國企業和技術人員的方式進行。美方不僅拒絕華為深度參與5G網路建設,甚至限制聯邦機構使用華為產品,並鼓勵其他盟國避免使用華為。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都禁止其下一代5G網路工程使用華為產品。
《南華早報》4月22日援引北京大學國際關係系主任賈慶國表示,驅逐中國研究人員是一項短視的政策,最終對美國弊大於利。 賈慶國表示,這表明美國越來越沒有信心。美國一直是全球科技領域的領導者,因為它吸引了世界各地最優秀的人才到美國工作。美國現在的所作所為正在失去很多人才和資源,這不僅傷害了個別科學家,也損害了它作為科學大國的未來。
中美第九輪貿易談判剛落下帷幕,中國在強制性技術轉讓、市場准入等諸多領域做出了讓步,以特朗普為代表的美方也發出「離達成協議越來越近」的樂觀聲音,雙方的表態都讓外界對貿易戰告一段落充滿了期待。然而,近期美方調查中國科學家、工程師的做法再次讓人神經緊繃,也明白這是一場沒有結局的角力,即使貿易戰達成協議,中美雙方的世界領導權爭奪戰也正在緊鑼密鼓地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