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白宮22日表示,美國將不再向目前正在進口伊朗石油的國家或地區發放制裁豁免,以增加對伊朗的經濟壓力。

美媒稱,此舉是美國政府退出伊核協議之後,試圖「將伊朗石油出口降為0」的舉措之一。
目前正在享受暫時性制裁豁免的八個進口國家和地區,分別是中國大陸、印度、希臘、義大利、日本、土耳其、韓國和中國台灣地區。
此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稱,美國將從5月2日起不再延長允許各國購買伊朗原油的豁免條款。《華盛頓郵報》稱,此舉代表美國將進一步向伊朗施壓,通過打擊伊朗的石油出口來遏制其主要收入來源。
2018年5月8日,美國單方面宣佈退出伊核協議,重啟對伊朗的全面制裁,並要求各相關國家在2018年11月4日停止進口伊朗的原油。
但隨後,美國宣佈了一項包含上述八個國家和地區在內的豁免計劃。這被認為是給予這些國家和地區更多的時間來尋找替代選項,也為了防止切斷伊朗原油供應對全球市場造成過大的衝擊。
伊朗方面對美方的制裁決定表示強烈譴責。伊朗總統魯哈尼認為,美國應該暫停對伊制裁。魯哈尼表示,伊朗國內發生了大規模洪災,特朗普實施的制裁妨礙了救援工作的進行。他在3月的一場演講中稱美國對伊朗已經發起的制裁引起了通貨膨脹,是「違反人權的犯罪」。魯哈尼將要求外交部和司法部「在伊朗法庭上,對那些向伊朗設計和發起制裁的人發起訴訟」,並稱「有可能上訴到國際法庭」。
面對美國威脅,伊朗官員曾反擊,稱如果美方「封殺令」使伊朗無法出口原油,伊方將不惜封鎖霍爾木茲海峽,「讓其他地區國家也別想出口原油」。
針對相關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曾表示,中方一貫反對美方實施單邊制裁和所謂「長臂管轄」。中國同伊朗的合作公開透明、合理合法,理應得到尊重。中國政府致力於維護本國企業的合法權益,願為促進國際能源市場穩定發揮積極和建設性作用。

即使不少各國私人企業,在制裁威脅下,都已撤出伊朗,然而在中國、土耳其等國料將堅持進口伊朗石油,且有歐盟另類支付機制協助之下,伊朗能夠苦撐下去,甚至適應過來的機會也確實存在──伊朗目前偷運出口的石油,每日大概有10萬至30萬桶不等,在全球各國暗助之下,此數目只會有增無減。

美國當然可以高調懲罰一些違反制裁的企業以作警戒,然而美國總不能懲罰全球各國企業──試想像美國制裁或涉及石油進口資金往來、存備的中國人民銀行──畢竟美國自身也要與外國做生意。

由此可見,美國對於伊朗愈走強硬,或許只會再次向世界證明美國單邊行動已然「實力不再」,正如因美國強硬的棄核要求而離開談判桌的朝鮮,以及歷史上反美情緒深種的委內瑞拉一般。

(Visited 24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