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布局反制北約 當然,俄國總統普京絕非等閑之輩,他隨即出手反制北約。 其一,普京開始敲打與美國合作建造反導系統的羅馬尼亞和波蘭。今年5月下旬訪問希臘期間,普京在與希臘總理亞歷克西斯·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聯合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警告稱,羅馬尼亞和波蘭將會成爲俄國打擊的「靶心」。普京批評道,在這兩個國家都安裝了美國的反導裝置, 而俄國則將其視作對自己的威脅。普京表示,爲了自身的安全,俄國將不得不採取一定的反制措施。但他沒有提及具體的處理辦法。普京强調,俄國政府僅對美國的步驟作出反應。「直到我們在與我國接壤地區看到導彈,我們將不會採取行動。」 其二,普京希望通過改善與土耳其的關係在北約內打入「楔子」,從而削弱對抗俄國的西方聯盟。安卡拉和莫斯科都自感遭受西方的擠壓。普京指責西方插手烏克蘭,土耳其總統雷杰普·塔伊普·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an) 則懼怕現定居美國的費特胡拉·居倫(Fethullah Gülen)領導的「居倫運動」會造成自己政權不穩。6月底,埃爾多安在一封致普京的信函中,對去年11月擊落俄國戰鬥機一事作了道歉。普京和埃爾多安隨即通了話。此後,普京發出指令,重新恢復了與土耳其的經濟和貿易關係。8月9日,普京在聖彼得堡與到訪的埃爾多安舉行了會談。時隔不到一個月,普京和埃爾多安又在「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期間再次會晤。俄土兩國關係迅速升溫。 其三,在普京8月10日突然指控烏克蘭以恐怖手段試圖挑起新衝突後,俄國隨即在俄烏邊境地區集結重兵。據《明鏡》周刊(Der Spiegel)報道,俄國目前在靠近烏克蘭邊境地區新組建了三個師團,兵力達30000人左右。莫斯科此舉的目的是要顯示其軍事實力,起到威懾作用,同時又避免與北約直接對峙。 其四,俄國意欲成爲「歐亞地緣政治中心」, 令歐美國家不敢小覷。俄國軍事專家列奧尼德·伊瓦曉夫(Леонид Ивашов)在接受《共青團真理報》(Комсомольская правда)採訪時表示, 埃爾多安至今在土耳其周邊地區代表了「美國的利益」, 但現依華盛頓的看法, 埃爾多安顯然 「不中用了」。基於這個理由, 時下莫斯科必須抓住這個機遇,把自己擴建成「歐亞地緣政治中心」,改善與伊朗和埃及的關係,重新確立叙利亞的國家合法地位。同時必須設法讓土耳其融入一個「穩定和安全地區」。這可以改變全球的力量分布。届時,歐洲和美國將會「更友好地來對待」俄國。 在連續數年的叙利亞內戰中,俄國一直力挺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政權。最近莫斯科甚至加大了介入危機的力度,並强化了其對叙利亞阿勒頗等地伊斯蘭極端武裝的空襲。雖則美俄外長9月10日在日內瓦已就叙利亞達成新停火協議,但其前景尚難預料。據稱,俄國、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將動用一切手段來支持阿薩德部隊,並力圖在2017年1月美國總統換届前取得阿勒頗之戰的勝利。莫斯科正一步一步地朝著列·伊瓦曉夫所設想的「歐亞地緣政治中心」的目標前進。 當然,世界這一地區內部的地緣政治因素極爲複雜。俄國要推行上述國策並非易事。據報載, 8月16日, 俄國遠程轟炸機曾首次從伊朗起飛前往叙利亞執行任務, 但不到一周, 因與伊朗意見不一, 又意外地從那裏撤回了轟炸機就是一例。 在戰略布局上, 俄國决不能把希望寄托在美國總統換届上。譬如在北約問題上, 由於該軍事聯盟服務於美國的國家利益, 因而美國不會輕易改變其北約政策。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曾聲言北約是個無用和過時的機構, 指責許多成員國只是靠美國養活。但8月中旬在俄亥俄州舉行的一次選舉會上, 特朗普在北約問題上突然轉向, 聲稱該軍事聯盟是在抗擊伊斯蘭恐怖主義戰鬥中的主要合作夥伴, 並將其態度轉變的原因歸結爲北約接受了他的批評, 「改變了其策略」。 在紀念蘇德戰爭爆發75周年之際, 俄國總統普京發表演講時曾指出, 西方不準備與俄國構建一個集體安全體系。「相反,北約在我們邊境附近地區强化了其好戰言詞和舉動。」「在這種情况下, 我們有責任對加强我們國家戰備予以特別重視。」 同時, 他重申俄國願意進行對話。這是目前俄國應對北約强勢壓境的總體策略。 歐盟各成員國在對待俄國的態度上分歧十分明顯。波蘭、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以及英國更傾向於對俄國採取强硬態度。而法國、意大利以及德國則强調與普京保持對話的必要性。北約正是在軍事上滿足了前一組持强硬態度國家的要求。 在對俄實行經濟制裁問題上, 歐盟內部也有不同意見。不少成員國主張解除制裁。即使在德國大聯合政府內,社民黨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也與聯盟黨不一。德國社民黨主席、副總理西格瑪爾·加布里爾(Sigmar Gabriel)今年3月在德俄論壇上就力主在與莫斯科對話方面有個「新開端」。目標是在今夏解除制裁。他認爲,儘管俄國兼併克里米亞違反國際法,但人們必須尋找與俄國諒解的道路。加布里爾甚至主張歐盟與俄國簽訂自貿協定。   歐盟國家立場不一 今年6月中旬,歐盟委員會主席讓-克洛德·容克(Jean-Claude Juncker)頂住壓力前往聖彼得堡參加國際經濟論壇會議,並與普京回了面。他表示,一旦烏克蘭的和平計劃得到實施的話,歐盟對俄的制裁可以結束。此間媒體稱, 歐盟正在與俄國接近。 但現今解除制裁的希望再次落空。6月24日,28個歐盟成員國决定將經濟制裁延長6個月至2017年1月底。這對翹首以待歐盟會結束制裁的普京是個重大打擊。 與此同時,北約却加緊了與歐盟的合作步伐。這次華沙峰會的一個重要看點就是,它還邀請了歐盟理事會主席唐納德·圖斯克(Donald Tusk)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與會。以此,北約要爲其與歐盟的系統性合作奠定基礎。這在英國脫歐公投後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這是因爲波蘭、波羅的海三國等東歐國家十分擔憂在與俄國的博弈中會因失去英國這個堅强盟友而處於不利地位。而北約正是在這個關鍵時刻傾注全力,主動加强與歐盟的合作。這一方面迎合了中東歐國家在防務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借此達到了把歐盟緊緊捆綁在其戰車上的目的。 據《明鏡》周刊提供的數據,現今俄國的國防預算只是北約預算的十分之一。在此情况下,北約一再渲染俄國的威脅,實際上是要達到兩個目的: 其一,通過把俄國作爲假想敵來凝聚北約, 同時敦促各成員國增加軍事開支,以進一步鞏固和加强這一跨大西洋的軍事聯盟;  其二, 在歐盟和俄國之間打入「楔子」,以阻止兩者關係的改善和發展,從而進一步維護美國的全球戰略利益。■  ]]]]> ]]>

(Visited 64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