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葉建明 幾項發言力推大灣區發展
「在國際與香港錯綜複雜的局勢下,我們需要講好中國故事,講好香港故事,幫助世界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一個認真實踐『一國兩制』的香港。愛國愛港是我們不變的情懷,我們會做好貢獻者、捍衛者、支持者和傳承者,不負國家重托,不負歷史責任。」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泉州社團聯會會長葉建明是一位「老政協」,從香港回歸那年算起,已經有22年參政議政的經歷。作為一名港區政協委員,又是一名企業家,他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未來發展機遇十分關注,深感有責任、有義務在其中起到促進和推動的作用。
3月4日下午,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接見港澳全國政協委員併發言表示,希望各位委員發揮雙重作用,要做改革開放新時代的貢獻者、維護國家安全及主權的捍衛者、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的支持者,以及愛國愛港精神的傳承者。這是對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具體要求。
對此,葉建明感到擔子重,責任大。在他看來,「一國兩制」是香港的根本優勢所在,必須要做到不走樣,不變形,做到不忘初心。一方面,必須提醒香港社會各方尊重一國,必須清楚沒有一國就沒有兩制,需要毫不手軟地反對「港獨」;一方面,要用好兩制的優勢,以香港的獨特性服務國家大局和香港發展。也就是以香港所長,服務國家所需。
當前世界面臨巨大的變局,中國發展面臨機遇也面臨挑戰,香港也如此。在這樣的背景下,葉建明十分關注香港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這次在全國兩會中的幾項發言都在力推大灣區的發展,在他看來,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戰略,也是香港發展的巨大機遇。
大灣區建設核心:創新!創新!還是創新!
細研《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葉建明認為,大灣區建設核心:第一是創新,第二是創新,第三還是創新。正如習主席在歐美同學會成立100週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
作為習主席親自謀劃的國家戰略,粵港澳大灣區是要讓在「一國、兩制、三幣、三法、三稅」框架之下的9+2城市形成一個「創新共同體」,通過協同創新,構建一個 「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在葉建明看來,粵港澳大灣區,將產生各種各樣的新科技、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因創新而立,因創新而盛,也必然因創新而強。
在新科技上,大灣區,既有位於香港的港大、中大等世界級大學,也有位於深圳的華為、騰訊、平安等世界級企業,深港兩地,世界級校企之間早已開始協同創新。大灣區還擁有4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其中16個在香港,4個在澳門:還有一系列重大科研裝備,比如中國(東莞)散裂中子源、中微子實驗室(江門)等。大灣區的創新,既有廣度,又有深度。
在新產業上,世界已進入5G+AI時代,而大灣區是5G+AI全球領導者,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如潮水般湧來,華大(基因測序、生物醫藥)、柔宇(新型顯示)、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優必選(智能機器人)……都是新時代的弄潮兒。前三次工業革命,中國是落伍者、跟隨者,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國不僅開始成了並跑者,並在有的領域成為領跑者,大灣區承載著中國崛起的歷史使命。
在新業態上,出了交通事故,理賠流程繁雜,需要好幾天時間,而「智能閃賠」只需要十幾分鐘。「微表情信貸」,審批時間從5天縮短至2小時,信貸損失率降低60%。這些都是平安保險「全球領先」的新保險、新金融、新業態.。有了騰訊的「掃碼購」,超市從此告別排隊結算,騰訊提供了小程式、微信支付、騰訊優圖、騰訊視頻IP等系列工具,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又進入智能時代。
在新模式上,碧桂園正在營建科技小鎮——「政府+地產(房企)+科創(科企)+基金+產業」的商業模式。 科企變房企,而房企變科企。碧桂園搖身一變成了「科創平台運營商」,科技小鎮,是一個碩大無比的孵化器,據悉未來幾年產值可望達到1000億。而生活質量媲美矽谷,而生活成本卻只是一線城市的1/3。如此商業模式,最能體現中國創新速度,中國的發展速度。
鼓勵內地民企投資「一帶一路」國家時根留香港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目的之一,就是有利於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當前,越來越多內地傳統企業大幅向東南亞等「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轉移。這是不可逆轉的現象。但隨之帶來一個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就是,資金大量單向流出。由於不少國家對外匯流出管制,中國企業投資和盈利的大量資金可能會一直留在投資所在國。這未必是投資者所願。
在葉建明看來,香港多年來積累了大量相關經驗,可以借鑒。他建議:一、鼓勵並協助內地投資「一帶一路」的民營企業將地區總部設在香港,根留香港。內地商會、工商聯等組織應主動協助民營企業在香港設立「一帶一路」地區總部,為他們提供包括法律法規等各種資訊方面的支持。 二、建議中央政府協調特區政府,為民營企業在香港設立「一帶一路」地區總部,提供居留、工作等相關簽證。
2003年10月香港曾實施「資本投資者入境計畫」。但這一計畫自2015年1 月起暫停。他建議在「資本投資者入境計畫」政策基礎上,實施「內地企業『一帶一路』香港總部入境計畫」,根據其投資「一帶一路」國家的相應資金、企業登記等證明,為企業家提供工作簽證,或者不同形式的居留簽證,並且簡化簽證手續。
為大量空置工業用房尋找出路
此外,葉建明還特別關注廠房閒置問題,在他看來中國人均可使用土地匱乏,特別是在發達地區。廠房的閒置導致資源極度浪費。而且,還可能出現一方面大量舊廠房閒置,一方面新投資企業卻找不到土地建廠房。解決舊廠房的閒置和低效利用,優化資源配置,應加快提上議事日程了。這對整個大灣區發展也具有建設性的意義。
葉建明以香港為例,他表示,隨著香港80年代以後企業逐漸遷往內地,工廈大量閒置。這幾十年,在政府出台政策,民間各種努力的情況下,工廈活化積累了不少經驗,值得借鑒。
他建議,未來應採取多種方式解決閒置廠房問題:可把閒置廠房作為吸引投資的優勢,成為吸引先進高端製造業投資的優勢之一;鼓勵利用現有廠房,將其作為商業用途進行改建。用於創新經濟業態;一些配套成熟的廠房,可以在改變土地用途、補地價、解決消防等問題後,拆舊建新,建成商品房、經濟實用房,吸引青年前來就業;建立盤活閒置廠房的長效機制,鼓勵閒置廠房進入市場交易,實現利用的良性循環;保障權益人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