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挑精子生混血寶寶 中國單身女性越洋生子的背後
2019年2月13日,一則“北京已經允許非婚生子女,隨母親報戶口”的微博資訊在互聯網上引起關注。北京警方向當地媒體證實,這項政策從2016年開始北京已經放開,非婚生子女隨父或者隨母都可以辦理戶口。
這項政策隨後在網上引起了單身女性是否可以出國購買優質基因生子的話題討論。有跡象表明,單身女性生子和養育的現象已經越來越被人所接受,一些國內經濟條件好的女性正將目光投向海外,在美國、俄羅斯等國開啟了漂洋過海的選精生子之旅。數據顯示,2017年,大約7200人赴美國尋求輔助生殖服務,其中有六成二來自中國。
中國單身女性海外求精生子
《新京報》日前報導了單身女性赴美選精生子的故事,故事的主角之一張薇(化名)是某科技公司的CFO,大齡,單身,準備到美國選精生子。與她對接的美國某輔助生殖診所駐中國辦事處負責人侯鯤說,張薇對事務很有掌控力,“連孩子都是自己完美定制的。”
張薇做了一張Excel表。她詳細列出十餘名捐精人的學歷、長相、職業、愛好、族裔等資訊,請親朋好友幫忙投票。
據侯鯤介紹,近年來到該機構完成輔助生殖的人群中,單身女性大約占到總人次的10%。“女性在美國買精後通過試管懷孕生子,至少需要50萬元(人民幣,下同)。如果代孕,費用至少上百萬元。”侯鯤說,由於費用高昂,目前只有少數高收入人群這麼做。“這些女性大多獨立,有著開放的思想,以金融和互聯網等行業的女高管居多。”
38歲女子小滾珠(化名)在北京清華大學碩士畢業,之後在美國名牌大學獲MBA學位,並在知名互聯網公司任職高層。她兩年前經身體檢查發現卵子數目急速下降,由於她一直希望有孩子,卻沒有心儀對象,遂決定赴美國產子。
她形容,在美國的精子銀行網站挑選精子,過程猶如在淘寶網購物,可根據族裔、學歷、長相、身高等條件尋找合適者,甚至可看到常青藤名校捐精學生的成績平均績點。
在挑選捐精者時,她曾在兩人之間舉棋不定。其中一人長相俊朗,鼻樑高挺,目光深邃,酷似迪拜王儲哈姆丹;另一人是美國前海軍陸戰隊成員,擁有MBA、法學博士學位。“哈姆丹王儲”陽光健康,熱愛運動,簡介的第一句話是“這是一個充滿快樂的人”。小滾珠被這句話打動了。因為原生家庭關係不睦,自己性格壓抑嚴肅,她希望孩子是一個輕鬆快樂的人。於是,她最終選了前者,並於去年一月到美國取卵,同年5月再到美國將胚胎植入子宮,本月15日在加州誕下女兒。若女兒長大後問父親是誰,她會回答:“妳是被媽媽精心挑選的。”
34歲單身女子天欣(化名),是一間世界500強公司的女高層。她坦言每天接觸上流社會人士,對大多數男性都看不上眼。她想生混血兒,但好友提醒她,有藍眼睛、金頭髮的孩子,即使在內地上國際學校都容易會被孤立。她考慮後選了一名亞裔男性的精子,本月在洛杉磯接受取卵手術。而化妝品公司女董事長葉海洋,則選擇在美國選精後,再由代母產子,其女兒Doris是一名5國混血兒。
“三高”女精英居多
在外人眼裏,選精生子的單身媽媽是典型的“三高女性”:高齡、高收入、高教育背景。有業內人士表示,大多數單身女性選精生子時,已做好了理性規劃。例如一名任職高管的女客戶說,孩子出生後頭3年會暫時退居二線做企業顧問,因為這段時間孩子最需要人陪伴。但三年後,她會重回職場,為孩子樹立榜樣。
這些女性為什麼寧願選精生子,也不想結婚呢?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中國成年單身人群已達2.22億人,占到總人口的15%。許多調查都證實:這些單身人士未必不想結婚,而是因為種種原因未能結婚——比如專注於事業,未能找到合適的結婚對象,或者純粹不想結束自由的單身生活。
可以想像得到,有關單身女性越洋選精生子的報導在互聯網上受到了不少人批評,有人說這些女性崇洋媚外:“難道中國男性配不上她們?”也有人提“選精生子”給社會帶來法律和倫理層面的巨大衝擊,不應該提倡。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單身女性越洋選精生子也有一定難言之隱。
在中國,相關機構不能為單身女性提供凍卵、試管嬰兒和代孕等輔助生殖服務。2003年,原衛生部《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明確規定,“禁止給不符合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法規和條例規定的夫婦和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女性要使用冷凍卵子,需持結婚證、准生證。而代孕,在中國尚未合法化。對於那些不想結婚卻想要生養孩子的女性來說,除了去海外別無選擇。不管怎樣,在女性生育自主權得到普遍承認的今天,作出這樣的選擇是她們的合法權利。
可惜的是,這些女性仍然面對著倫理和輿論的挑戰,她們首先需要突破的障礙是獲得家人的理解,除此之外,一些批評者往往站在捍衛傳統家庭形式和倫理秩序的立場,拒絕認可這些女性和她們家人的選擇。
法律和社會保障的風險
在國外的精子銀行挑選精子也並非百分之百安全。就連聲稱嚴格把關的美國精子庫也不時爆出醜聞。美國佐治亞州一名男子捐獻的精子曾孕育出36個後代。但精子庫無意間洩露的一封郵件顯示,這位自稱受過良好教育的“成功人士”,真實身份是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有過大學肄業、偷竊坐牢等不良記錄。
但比安全問題更令人憂慮的恐怕是社會上無形的約束,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非婚生兒育女是一件並不光彩的事,甚至被視為恥辱,未來很有可能加劇了這些母親和孩子遭受歧視的風險,要扭轉這些偏見和缺乏包容的社會習俗並非一件易事。
在社會保障上也有不少擔憂,在國內,一些地方政府已經開始鼓勵生育,對於非婚生育兒童也開放了落戶政策,並依法享有和其他孩子同等的權利。但是,這一政策的落實程度不同,惠及面仍然有限。選擇非婚生育的中國女性還有許多困境需要面對。但媒體乃政府有必要推動社會認知的轉變,因為這些孩子與其他婚生孩子並沒有什麼不同,應該為他們的成長提供更為寬容的社會輿論環境。
在中國,接受乃至放開單身女性生育和養育孩子仍有漫長的路要走,其中存在著不少爭議,但也沒必要充滿敵意地將之當成洪水猛獸。選精生子只是提供給部分女性的一個新選項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