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衛與香港電影
香港曾因發達的電影業被譽為“東方好萊塢”,有著一個多世紀的歷史,造就了許多出色的電影製作人。但有作品入選BBC文化頻道“100部最佳外語片”的只有一人:王家衛。
王家衛有三部電影上榜:《春光乍瀉》(1997年)位列第71,《重慶森林》(1994年)位列第56,《花樣年華》(2000年)位列第九(該電影在BBC文化頻道2016年“21世紀最偉大的100部電影”的評選中位列第二)。來自43個國家的209位影評人認為,雖然香港電影業歷史悠久,但王家衛是少數將電影作品超越了語言和文化限制的導演,說不定還是唯一一位。
香港在他的許多電影中都佔據了中心位置,但他和其他導演的區別在於,他會以局外人的角度觀察香港。《電影製作人的大師班:世界最重要導演的私教課》(Moviemakers’ Master Class: Private Lessons from the World’s Foremost Directors)(2002年出版)一書中,他在和作者勞倫•泰拉德(Laurent Tirard)的對話裏並不把自己稱為一位導演,而是“一個站在攝影機身後的觀眾”。和杜琪峰、周星馳等沉浸在香港之中的導演不同,王家衛的電影有一種距離感,他構建了一個神秘費解的電影世界。
王家衛1958年出生於上海,五歲時隨父母移居香港。年幼的王家衛不會講香港本地的粵語,與人溝通都困難,更不要說交朋友了。他母親也面臨同樣的問題,電影院便成了這對移民母子的避難所。他跟泰拉德說:“電影不需要語言也可以理解,它是基於圖像的全球通用語。”
作為一個熱愛電影的人,王家衛享有天時地利。香港電影業的新浪潮始於1979年,許鞍華、徐克、譚家明這些受到西方影響的年輕導演開始製作不同於邵氏兄弟、嘉禾娛樂這類主流工作室作品的電影。王家衛的電影導演之路也從這裏開始。他從香港理工大學平面設計專業畢業後,1981 年參加了由無線電視(TVB,香港本地的廣播公司)開設的編導培訓班。一年後,他開始編寫電影劇本,其中就包括譚家明導演的《最後勝利》(1987年),他也因此獲得第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節的提名。
離開電視臺後,他把兒時以來培養的視覺敏感度很好地用在了自己的電影製作上。當時香港的電影業也處於巔峰時期,吳宇森的黑幫電影《英雄本色》票房大賣,兩年後,王家衛也導演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旺角卡門》(1988年),講述了兩個年輕小混混(劉德華和張學友扮演)的故事,是一部筆觸微妙且很有風格的黑幫作品。
《旺角卡門》為王家衛之後的作品奠定了基調。他的電影並不由情節驅動,而是通過場景和情緒講述故事。他在《阿飛正傳》(1990年)中進一步使用了這種手法,故事以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為背景,有許多巨星參演,張國榮扮演了幻想破滅的浪子,張曼玉和劉嘉玲都是他的情人。
普世真理
20世紀90年代早期,香港每年差不多出產200部電影,香港電影業的巨大成功使得王家衛可以用不太商業化的手法來拍攝。《阿飛正傳》在香港票房慘敗,但獲得影評人一致好評,王家衛成了當時優秀的電影導演之一。趁著香港殖民時代最後十年的經濟繁榮,王家衛找到了探索發展自己獨特製片方法的機遇。在攝影師杜可風和藝術指導張叔平的協助下,他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視覺語言和美學。王家衛的電影是畫面先行,即使出現對話和碎片式的旁白也都很短。
王家衛向泰拉德坦言,會先選好拍攝地點再寫劇本,也會在電影中探索精神上和物理上的空間感。《重慶森林》講述的就是平行時空中兩個孤獨的香港員警奇異的浪漫經歷。很多人認為這是一部輕鬆的電影,但它其實探索了香港在回歸之際面臨的複雜的身份認同問題和焦慮感。《春光乍泄》的故事發生在異域風情的布宜諾斯艾利斯,講述了一對同性愛侶被困令人窒息的精神空間,不斷經歷分手和複合的故事。
無論電影是否以20世紀60年代為大背景,是放在現代城市還是歷史當中,王家衛電影的主題都能引起普世共鳴。觀眾即使並未深入瞭解香港或中國的文化和歷史背景,也能欣賞他的作品。這在《東邪西毒》(1994年)中體現得尤為真切。這部作品用時兩年,耗資巨大,廣受讚譽。劇本顛覆了傳統的武俠小說體裁,本質上是在講述銘記與遺忘,任何文化背景的人都能理解。
20世紀90年代中期,王家衛已經成為了香港最出色的電影製作人之一,《重慶森林》也在1995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上斬獲各項殊榮。香港電影業仍然欣欣向榮、利潤豐厚,但王家衛顯然想要更大的舞臺。此時吳宇森已經開始在好萊塢導演動作影片,而王家衛的《重慶森林》也在斯德哥爾摩國際電影節獲得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這部電影還贏得了美國導演塔倫蒂諾(Quentin Taratino)的讚賞,據說塔倫蒂諾還動用關係,保障電影的海外發行。在國際舞臺嶄露頭角,進軍好萊塢也不是唯一的方法。
《春光乍泄》發行時正值英國即將結束對香港的殖民統治,香港也成了全球關注的焦點。王家衛憑藉這部電影穩坐知名導演之位,在戛納電影節獲得最佳導演獎——也是第一個獲此殊榮的華人導演。香港回歸後的最初幾年基本繁榮依舊,仿佛沒有任何變化。2000年的愛情片《花樣年華》將背景設在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被廣泛認為是王家衛最優秀的作品。
《花樣年華》的故事終止於1966年,是中國文化大革命運動開始的分水嶺,也是香港六七暴動發生的前一年。電影的最後一幕裏,梁朝偉扮演的角色對著樹洞輕聲道出自己的秘密,追憶逝去的時光。這在電影中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和一個未知未來的開始,而對王家衛的電影事業和香港的命運而言,也是一樣。
2006年我採訪王家衛時,他說:“十年內,香港和中國內地電影導演間的界線將越來越模糊。”他的預測已經成為現實。香港回歸後,中國內地的電影市場飛速增長,很多香港導演北上撈金,電影業格局突變。
王家衛已經遠超同儕。北京電影製片廠是《東邪西毒》的製片方之一,而上海電影集團則參與製作了《2046》(2004年),電影講了一則充滿未來感的浪漫故事,有點像是《花樣年華》的續集。除了中國內地市場,王家衛也在西方進行了一番嘗試。在2004年的電影《愛神》(Eros)中,他拍攝了《手》(The Hand)這一節,另兩個章節分別由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和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導演。而他執導的首部英語作品《藍莓之夜》(My Blueberry Nights ,2007年)則由諾拉•瓊斯(Norah Jones)、裘德•洛(Jude Laws)和娜塔麗•波特曼(Natalie Portman)連袂主演。
王家衛告訴我:“你會得到很多經驗,找到你的觀眾很重要,而不是想當然認為一定會有觀眾。”他通過《一代宗師》(2013年)找到了自己的觀眾,這部傳記電影講述了李小龍的師傅葉問的故事,喻示了整個中國武術界。電影由梁朝偉和章子怡主演,耗時近十年完成,是王家衛目前為止在商業上最成功的作品。這部史詩性的作品不忘初心,深受全球各地華人喜愛。有的香港導演被批評為了迎合內地市場而淡化了本地角色,而王家衛是少數幾個不靠迎合特定觀眾群但仍獲得讚譽的導演。
他說:“不要為別人而活,要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