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人口負增長都是許多歐美國家除不去的心病,而這似乎卻和世界人口第一大國中國搭不上邊。不過,前幾天中國社會科學院發佈的一份報告卻完全擊碎了這種固有思維,預測不出十幾年,中國就將迎來人口負增長時代。
報告指出,中國總人口在2029年會達到14.42億的高峰,隨後從2030年將開始進入持續的負增長,到2050年減少至13.64億。據悉,這與此前聯合國的數據預測也基本相似。根據推算,印度在2025年會趕超中國,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


近日,亦有香港學者在港媒上撰文指出,關於中國人口負增長的預測對香港同樣有啟示。香港政府統計署曾發佈截至2066年的人口預測圖,香港人口增長的趨勢與國內總人口的變化趨勢基本相似,在2043年達到822萬的頂峰,隨後將不斷減少,在2066 年人口數量將下降至 772 萬,大致與今天人口相當。
2019年到來,香港政府統計處也發佈了最新的人口統計數據。數據中暴露了香港適婚年齡段男女比例失衡、低生育率、年齡中位數攀升、撫養比激增等種種人口問題,更顯示新生兒數量在十年內減少兩成,香港社會正在漸漸失去原有的活力。這預示著人口負增長不僅是香港未來的一個必然趨勢,還將對社會各個層面造成多重而深遠的影響。

香港男女比例失衡

在香港,人口占比一直是女多男少,這一點與內地剛好相反。據統計,2017年,在約740萬人口的香港,25歲以上的未婚人口有120萬。而“女多男少”正是香港單身人數居高不下的一個原因。
2017年,香港男性人口為339.2萬,女性人口為399.9萬,女性比男性多60餘萬人。其中,男女比例失衡最為嚴重的恰恰是在適婚年齡段。在25-29歲的年齡段,每1000名女性對應835名男性;在30-34歲的年齡段,每1000名女性對應671名男性。差距最大的是35-39歲區間,每1000名女性對應655名男性。而隨著近年來,隨著內地經濟的發展和兩岸交流的增加,有許多香港男性到內地娶妻,更加劇了香港男女比例的失衡。
而香港在全世界都以工作時間長、節奏快、壓力大聞名,這使香港人即使找到了理想的伴侶,也有著普遍晚婚的趨勢。2017年,香港登記結婚的51817對夫妻中,男女雙方都在30歲以上的有27163對,占比52.4%。在第一次登記結婚的男性中,年齡在30歲以上的人數占到了61.4%,女性這一數字則為45.7%。
其中,這種推遲結婚的趨勢在女性中更為顯著,從2007年到2017年,女性初婚年齡中位數從28.3歲提高到29.6歲,在此期間,男性的初婚年齡中位數則一直高於31歲。

高壓社會下的普遍晚婚和低生育率

單身、晚婚的普遍像是多米諾骨牌,又導致了一連串的連鎖效應,帶來的是低生育率和晚育現象。2018年6月,香港青年協會下屬的智庫“青年創研庫”對520名20至39歲的香港青年進行了訪問,發表了一份關於香港青年生育意願的調查報告。報告結果顯示,受訪者中表示將來會生育子女的平均數為1.41名,18.3%的受訪對象表示將來不會生育子女,甚至有5.8%的受訪對象認為,一個理想的家庭應該是沒有子女的。
至於不願生育的原因,調查顯示,受訪者群體中,有71.4%認為金錢花費是主要考慮,而54.9%認為房屋問題讓他們望而卻步,而“香港的居住環境不適合有子女”這一項獲得了56.7%受訪者的認同。
2017年,香港生育率在全球224個地區中排名倒數第四。從2007年到2017年,香港的出生率從10.2‰下降到7.7‰,這期間,出生率最高的年份是2011年,一度達到13.5 ‰,推動生育率高升的是內地孕婦赴港產子。
不過由於香港政府出台行政措施阻止內地孕婦赴港產子以及隨著內地經濟發展,逐步放開二胎,赴港產子熱潮逐漸降溫,此後香港的出生率就一路下滑。從2007年到2017年,香港新生嬰兒數量減少1.4萬,減少幅度超過20%。而這更使人口日趨老齡化的香港社會漸漸失去活力。

人口老齡化帶來多重危機

近年來,香港人口老齡化的趨勢不斷加劇。從2007年起,香港人口的年齡中位數達到了40歲,並以每年至少0.3歲的速度穩步上升。從2007年到2017年,年齡中位數上升將近4歲。2015年,中國內地人口年齡中位數為29歲,而香港同期數字為42.8歲。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如果一個國家或地區 65 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 7%以上,即稱為「老齡化社會」,達到 14%即稱為「老齡社會」,達到 20%則稱為「超老齡社會」。而從2000年開始,香港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從未低於10%,且逐年上升。從2007年到2017年,這一數字上升將近4個百分點。與此同時,0-14歲少年兒童和15-64歲勞動力人口的占比,則在過去十年裏各下降約兩個百分點。而這使未來的香港也可能面臨著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隨著內地經濟發展勢頭越來越好,香港戶籍不再像從前那樣有吸引力,即使以前大熱的內地移民潮,現在也已經降溫。特區政府也陸續出臺了諸如「優秀人才入境計畫」、 呼籲「港二代」(移民海外港人的子女)回港發展等一系列措施,不僅鼓勵長者重新投入職場,還著力吸納外來人才。
另一方面,人口老齡化背後帶來的是沉重的養老負擔。從2007年到2017年,香港的老年撫養比率從170上升到228,這意味著,每1000名勞動力要比十年前多撫養58位老人。比較來看,香港的撫養比一直比內地高出60-70。這個重擔,積壓在香港年輕人身上並不輕鬆。
不得不承認,人口負增長將為社會帶來諸多不利的社會經濟後果,如何解決,是擺在香港政府和民眾面前的一大難題。
其實,跳脫出香港,環顧世界,美國、歐洲等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都面臨著人口負增長所帶來的壓力。可以說,這是隨著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全人類無法逃避,需要共同面對的一項挑戰。

(Visited 508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