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在馬來西亞受阻背後
「一帶一路」在馬來西亞的推進受到馬來西亞政治環境的影響,受到重重阻礙。中企在海外市場時,應注意實踐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真正的「民心相通」。
文/馬岩岩
中國的「一帶一路」項目在馬來西亞政權交替過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從東海岸鐵路項目在政權交替前後產生的變化便可以看到,針對馬來西亞的地緣政治環境,「一帶一路」中企出海需要做出一定策略調整。
東海岸鐵路項目為何停工
東海岸鐵路項目,目前停工有兩個原因,一是馬哈迪制衡國內敵對政黨巫統(或政黨聯盟國陣)的政治原因。509大選後,希望聯盟新政府上台,新政府高喊,由於前朝政府的管理不當,使得政府的國債高達1兆令吉,國家面臨破產,政府沒有資金發展一些大型項目,東海岸鐵路項目就是其中之一。對此說辭,更多判斷是一種有意圖的政治措辭。
首先,現任首相馬哈迪及財政部長林冠英表示目前國家的債務達到一兆令吉,佔國內生產總值的80.3%,但隨後國際信評機構穆迪還是評定馬來西亞的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0.8%,和前朝納吉政府給出的數據一致,而納吉質疑希望聯盟政府對國債的計算方式存在問題。
納吉曾表示,國陣政府對國債的計算方式和國際信評機構一致,而新政府希望聯盟卻把政府擔保和公私合伙的項目合約納入國債當中,即使在馬哈迪首次任相時,也不曾這樣計算國債,而當時馬哈迪首次任相時,其國債更高達103.4%(相比納吉執政時的50.8%高出幾乎一倍)。另外,馬哈迪再次任相後首訪日本時,在日本記者俱樂部的對話會上表示,馬來西亞不會因一兆令吉的國債破產,因為馬來西亞擁有巨額的儲備金,如果納吉繼續執政,國家就有可能破產。馬哈迪的此種表述,引起馬來西亞國內媒體、民間對馬哈迪以及新政府前後措辭不一致的負面輿論與不信任。
二是馬哈迪對國家利益與經濟方面的考量。馬哈迪指出,現在進行的項目完全是「中國製造」,中國承包商傾向於引入的材料和人力百分百都是中國的,甚至連交易也在中國進行,他明確表示並不歡迎這種合約。
針對此種現象,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鄧秀瑉在《金融時報》訪問時表示,雖然這種現象正在改變,但在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建設工地依舊如初,可以看到數以千計的中國工人,連施工的設施、原料都完全從中國進口,當地人學不到任何技能,對當地的帶動效果非常微弱;而中國的銀行根據自身的商業條款提供貸款,所有事項都由中國的銀行負責,這並不是所謂的「雙贏」,而鄧秀瑉介紹的這種現實狀況,很容易被政黨當成政治課題進行炒作,尤其是在發生全國大選時,更會成為政治民粹主義的利器,一旦發生政權交替,自然而然成為新政府重新審查的對象。
初探中企出海應對策略
針對東海岸鐵路項目被停工的原因,「一帶一路」中企出海也需要不同的策略方式去應對。首先針對國家利益與經濟的考量,世界「一帶一路」組織亞太區顧問陳耀星博士曾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他建議,中國政府也應和馬來西亞政府合資共同建設項目,中資應該更多與當地企業合作,避免單方面全資、單方面全工的經營模式,在投資方面和用工方面進行混合經營,這樣雙方的利益才都能照顧到,也才能避免淪為政黨炒作的政治課題。
其次針對馬來西亞國內政治因素,馬來西亞在學術範疇屬於威權半民主制的國家,存在民主選舉制度,就必然會存在政權交替的可能性。而政局的不穩定,隨時會給外資帶來不確定性結果。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五通」中的「民心相通」,正是解決不確定性政局給「一帶一路」中資項目帶來不確定性結果的良方。
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曾表示,他們已經意識到只有長期構建民心相通,才能確保中資項目的持續發展,不受政權改變的影響。雖然新一屆使館工作人員知道構建「民心相通」是一項短期內難以看到成效的工作,但他們十分願意致力於此。2018年509馬來西亞大選政權交替後,迎來馬來西亞齋月,大使館要求在馬中資積極融入當地社會,與當地民眾共慶開齋節構建民心相通。在齋節月期間,中國鐵建馬來西亞公司聯合吉隆玻 M101摩天輪項目業主在吉隆玻清真寺外組織員工為穆斯林群眾免費送粥;中國港灣馬來西亞公司在吉隆玻高架橋項目SUKE CA4項目舉辦了開齋晚宴,邀請了穆斯林孤兒院的孩子和老師們共慶佳節,為孩子們遞送溫暖;中國電建集團贊助東馬民都魯Kampung Assyakirin社區籌備開齋節慶典,在當地辦了一場富有穆斯林宗教和民俗文化,並兼具中國電建集團特色的晚宴。
但是構建民心相通,融入當地社會,不僅僅是簡單生硬的派錢、施捨,就如暨南大學莊禮偉教授在《中國式「人文交流」能否有效實現「民心相通」》論文中提到,中國式的「民心相通」比較偏重展示性、炫耀性的單方面輸出方式,偏重文化展示和政府統籌而忽略民間社會的有機對接。所以有效的「民心相通」還需具有更積極深入的實操面相,就如莊教授在文中提到的一個例子,來自菲律賓的julius參加2014年美國非政府組織「people to people international」的全球青年論壇,論壇結束後在心得中寫道:「真實的社區需求是由社區自己來確定的,體驗是學習的最好方式,領導者們必須與他們所在的群體分享共同的願景,和不同人群的聯繫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每個人都能幫助改進他們所在的社群,最後,雖然和平是一個很大的概念,但是可以通過互相理解來實現。」 所以要真正構建民心相通,融入當地社會與社區,就必須身為其中一分子,了解該社區的需求,根據不同社區的需求,向社區提供或對接不同的創意和服務,從而與當地民眾建立更為緊密的社區關係;共同建立了和諧的社區環境,企業才能在當地長久地發展,而理解與和平也可以藉此建立起來。
一個日本企業家曾這樣描述了某個日本企業怎樣和馬來西亞當地社區建立和諧的生存關係。他說,因為該日本企業所在社區的環境比較雜亂無章,當地民眾也因此有怨氣,但一直得不到妥善的解決,於是該日本企業提出一個改善環境的創意,就是在整個社區栽種大片向日葵,而行人車輛遠遠就可以看到一片金黃的向日葵。這個創意不僅解決了當地人對環境改善的期望,也為企業建立了美好的品牌形象,還無形中為企業建立了軟性廣告,每天的路人和車輛都會因為這片向日葵而注目片刻並間接認識到這是日本企業的作為,從而樹立了對日本企業的美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