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背心」運動背後 法國社會困局難破
「黃背心」運動的背後是馬克龍改革的失敗和法國社會長期存在的問題的總爆發,是法國人對貧富差距加大的不滿。「黃背心」讓人看到了法國經濟背後蘊藏著一顆定時炸彈的威脅。
在過去一個多月裏,法國「黃背心」們的暴力抗議行動,正在消弭人們對巴黎這座城市有關「浪漫」的想像。
政府一項即將於今年增收燃油稅的改革政策,像一顆炸彈,瞬間引爆了法國多地民眾的怒火。11月4日起,數以十萬計的民眾穿著黃背心湧上巴黎街頭,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抗議運動。
雖然法國一向以民主開放的社會風氣著稱,是一個遊行抗議舉行頻率頗高的國度,但此次的「黃背心」運動可不同以往,在獲得大量民意支持的前提下,抗議摻雜了諸多暴力元素:在巴黎,大量沿街住戶窗戶被砸,汽車遭到燒燬,商店被洗劫,民眾與員警發生激烈衝突,曾經的「浪漫之都」簡直形同「戰場」,有至少1200多人事後被拘留。外媒紛紛評論這是「巴黎50年來最嚴重的騷亂事件」,如同現代版的「法國大革命」正在上演。隨後「黃背心」運動更席捲整個歐洲,影響深遠。
為何一項小小的燃油稅上調政策會點燃全民怒火,繼而在整個法國社會造成震蕩?雖然「黃背心」運動已經漸趨平靜,但依然揭示了當前法國社會難以破除的困局。
馬克龍失敗的改革
法國面臨的困局被激化,與一個人密不可分,就是總統馬克龍。
作為法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馬克龍在競選之初,就一直扛著「力行改革」的大旗,他本人更表示自己不會像以往的法國總統一樣向街頭的示威屈服。而正因為這種「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氣勢,許多選民認為從中看到了希望。
可以看到,馬克龍上台兩年多所引導的改革可謂大刀闊斧,取消「富人稅」、減少房補、修改勞動法、削減國鐵員工福利、減少勞保力度等等措施,頒佈的政策充滿銳氣而強硬。他試圖通過調節法律以及制度為疲軟的法國經濟注入活力,激發國民工作的積極性,同時也期望增加稅收以平衡現時法國政府的沉重債務。
但這些帶有「結構性調整」的舉措,均需要漫長的時間才能看到社會效益,卻忽略了短期內法國面臨的現狀。當成效還未顯現,首先得罪了法國的中產階級和社會基層民眾。在社會福利銳減、稅收持續增多的困境中,大部分人看到的只是物價越來越貴,錢包卻越來越癟,最後到達了爆發的臨界點,所以增收燃油稅的政策也自然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法國前總統奧朗德就曾毫不客氣地評價道,自從馬克龍上台後,政府向工薪階層收取的稅費足足增長了45%,而向富人階層收取的稅費則減少了30%。這點也是「黃背心」運動參與者們最大的不滿。據悉,為刺激經濟,馬克龍政府為富人大量減稅,直接導致法國今年稅收減少了32億歐元,而減少的稅收全部轉而壓在了基層群眾肩上,導致人們怒罵馬克龍不接地氣,是「富人總統」,根本不知民間疾苦。而這也解釋了為何很多參與抗議的民眾都是來自巴黎以及外省偏遠地區的中低收入人群。
除了積壓已久的怨氣,法國區別於其他國家的政治體制,也是此次「黃背心」運動遲遲無法平息的原因之一。不像美國及其他一些地區一兩年便會舉行地方選舉,選民可以通過投票來反饋民意,為執政黨敲響警鐘,在法國,總統和國會選舉幾乎同時進行,任期還長達五年之久,唯一的地方大區選舉,也在大選後三年半,也就是2020年底才會舉行。馬克龍的政黨又在國會佔有絕對優勢,頒發的改革政策幾乎不受任何阻攔和制約,所以法國民眾認為總統已經「失聰」了,聽不到人民的呼聲,只有用暴力抗議帶來法國街頭真正的混亂才能讓政府真正採取行動。
目前,法國政府做出的妥協不止一點,除了暫緩實行燃油稅的上調政策,馬克龍還不得不宣佈為貧困工人加薪,並為領取養老金的人減稅。
但在經歷這次暴亂後,馬克龍將陷入上台以來最嚴重的執政危機。為了向「黃背心」示好,他只能一再讓步,撤銷此前的改革措施。而可以想到,這位民望不足三成又失去革新光環的「跛腳鴨」總統,就算能避過下台風險,未來也將難以執政。
法國社會長期存在的毒瘤
但值得注意的是,法國社會如今面臨的困局並不是由馬克龍一手造成的,而是由來已久。正如一些媒體評論,馬克龍只是戳破了法國盛世幻景下的「爛瘡」,讓法國民眾直面殘酷的真相。
作為僅次於德國、英國的歐洲第三大經濟體和世界第六大經濟體,法國近十年的經濟處於停滯狀態,直到最兩年才稍有起色。但隨著歐元區其他國家的經濟放緩,法國的經濟增長率已降至1.8%。
在低迷的經濟背後,法國依然維持著極高的社會福利。法國國民經濟支出的三分之一用於福利保護,高於歐洲任何其他國家,是全世界最慷慨的社會福利系統之一。而在這種體系下生活的法國人,慵懶的性格早已深入骨髓。本來經濟就發展緩慢,加之國民在要求工資越來越高的同時,交稅越來越少,還要帶薪假期也越來越長,這對無法調節的矛盾本身就成了一個無解的難題。
另外,經濟增長放緩也使得法國失業問題更加嚴峻。自2009年債務危機席捲歐洲以來,法國失業率一直居高不下,處於9%至11%之間,幾乎是德國的兩倍多。對法國年輕人來說,這更是一個難以看到希望的國家,因為他們的失業率高達30%。
不僅如此,法國貧富差距也越來越懸殊,社會向上流動的空間越來越小。據《紐約時報》統計,法國最富裕的20%人口的收入幾乎是最貧困的20%人口的五倍,收入最高的1%人口擁有的經濟財富佔全國總財富的20%以上。法國國民每個月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數約為1700歐元,低收入和中等收入人群的平均收入每年僅增長約1%或更少,高收入者每年的收入增長率則約為3%。
這一系列長期存在的問題,已是法國社會內部的一顆毒瘤,一旦被戳破,就將使國民苦不堪言。此次的「黃背心」們走上街頭,不斷挑起暴力事端,以騷亂脅迫馬克龍政府向示威者低頭,這無疑將在未來埋下更多的隱患。不僅馬克龍的改革無法拯救法國,恐怕以後更難有政客拿出決心和魄力去徹底解決問題。
在目前的局勢下,法國政府已經陷入兩難,一方面要穩定國內政治局勢,另一方面還要作為一個典範國家,推動歐洲財政改革。雖然減稅能使民眾得到暫時的安慰,但可能進一步惡化法國財政。歐盟早前已經表示,法國的財政預算已經嚴重違反歐盟規定,有極大風險。
如果政府繼續向民眾妥協,不出台任何措施來真正有效地解決這些「歷史遺留」問題,反而實施更加寬鬆的財政措施,只會讓法國疲軟的經濟雪上加霜。那麼一旦法國的經濟「寒冬時節」來臨,整個歐洲都將不可避免地受到牽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