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問題 中國被指責背後
中國認為上游不屬於湄公河
中國位於湄公河上游,不過,中國以國界劃分疆域,不以流域為界,所以中國認為上游不屬於湄公河,而是命名為瀾滄江。然而,眾所周知,湄公河發源於中國唐古拉山,流經中國西藏自治區、雲南省、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於越南胡志明市以南省份流入南海。湄公河是一塊「香饃饃」,沿岸國家都想從中獲益。為了更好地管理和開發湄公河,1995年,沿岸國家達成《湄公河流域持續發展合作協定》。這就是湄公河委員會的來源。迄今為止,湄公河流經的國家中,除中國和緬甸外,均為湄公河委員會成員國。這位專家認為,中國利用國家的疆界區分,不加入湄公河委員會,這是在逃避湄公河的責任。 湄公河上的第一座大壩是中國於1986年建設,之後又陸續建了6個大壩。中國在湄公河上大肆建壩早已受到湄公河沿岸其他國家的詬病。隨後,越南、緬甸、老撾、泰國也紛紛加入建壩熱潮。演變至今,湄公河委員會機制失去約束力,更甚者,導致湄公河生態及沿岸人民的發展岌岌可危。中國在湄公河問題上有只享受權利,不承擔義務之嫌。中國「任性」放水不顧下游國家
「中國拒絕湄公河流域的其他國家到7個大壩考察。」這位專家說,「如果上游斷流,下游國家要改善湄公河生態就很難,所以現在許多魚種都幾近滅絕。應該說,湄公河最大的憂患在於上游的中國。」 [caption id="attachment_2524" align="aligncenter" width="700"]湄公河生態可能10年內被摧毀
據泰國《民族報》報道,泰國和柬埔寨非政府組織發出警告,如果繼續允許各國在湄公河上開發大壩,湄公河的生態環境可能在10年內被完全摧毀。國際河流泰國組織協調員Pianporn Deetes說:「決策者只考慮他們能從湄公河項目中獲得的利益,不考慮項目對河流的生態環境和人民生計的影響。如果繼續這樣下去,我們將在10年內親眼看到湄公河的全面崩潰。」 中國科學院外國專家特聘研究員埃德.格拉賓博士和昆明植物研究所世界農林研究中心中國及東亞項目組主任許建初博士曾合著就如何解決湄公河問題提出建議,他們表示,要通過四步走的戰略來為湄公河下游地區的規劃奠定基礎,首先要從主權國家本位發展觀轉變為跨境發展觀,強化MRC的作用以增進區域對話,從而有助於建立相互間的信任;接著要著重於兩個領域的制度建設,建立一個跨境知識網絡以及一個平行的政府間跨境合作網絡;同時要鼓勵當地群眾積極參與,並讓他們享受到經濟收益;最後一步是,在湄公河地區建立新的知識及政府間合作網絡應該得到多方的支持。2009年,美國國務院宣布,將為湄公河下游行動提供資金支持,從而幫助環境、教育、健康等一系列項目在能力方面的建設,並且具同時重新樹立其在該地區的政治形象。日本在今年五月份也宣布要投資一項70億美元的計劃來促進東南亞湄公河地區的開發,範圍覆蓋湄公河流經的越南、老撾和泰國的部分地區。然而,對於這些國家而言,湄公河不僅僅是流域,也是政治博弈的焦點。中國應發揮大國風範
最近,以中國為主導,與湄公河流域的泰國、柬埔寨、緬甸、越南、老撾等國家合力推動「瀾湄合作機制」,在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和湄公河委員會逐漸失效的情況下,各國開始尋找另一種合作方式。在龐大的經濟利益下,生命、環境和資源成為犧牲品。然而,如果照此以往,最終要付出代價的只能是人類自己。而對於中國來說,今天的中國處於世界強國的地位,可以不管湄公河下游國家的聲音,但這也對中國在處理東盟問題、南海問題、一帶一路和高鐵問題造成潛在的隱患。因此,中國要發揮大國風範,尊重他國,更加透明地處理湄公河問題,才能贏得國際尊重,謀求更高的國際地位和利益。■]]]]> ]]>(Visited 480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