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瑜高雄選市長,張顯耀率隊北京兩岸論壇,淡化政黨色彩,主打的都是民間牌。台灣中間選民超過五成,原來的藍綠格局被打破。北京設定民間融入、融合目標。民進黨潰敗、國民黨未算獲勝,未來不為政黨左右,人民最大。
台灣2018年地方選舉,藍營大舉獲勝,韓國瑜、盧秀燕、及侯友宜分別當選高雄市長、台中市長和新北市長,國民黨在六都中拿下三城,還拿下另外12席縣市長。民進黨則從四年前拿下13縣市,一路潰敗到僅保住2都4縣市。執政不到2年,民進黨潰不成軍。遺憾的是國民黨沒有拿下台北市。
民進黨慘敗,國民黨並不算贏。中間選民超越藍綠政黨的今日台灣,高雄市長選戰中刮起的韓國瑜旋風,選擇強調拼經濟不拼政治,淡化自身政黨色彩的選舉策略,除了固守藍營基本盤,更爭取了中間、年輕及淺綠選民支持,催化民間力量擴大選票基礎。政績當前,政黨不再成為唯一優勢。強化民間,勝在民間,台灣民間正爆發出一股自我主宰的力量。
差不多同時,台灣前陸委會副主委、台灣兩岸圓桌論壇協會理事長張顯耀則在北京颳起另一股兩岸民間交流旋風。台灣60餘名產業界、影劇界人士在張顯耀的率領下來到北京,參與舉辦「第一屆兩岸民間圓桌論壇」。開宗明義打正民間旗號,探尋兩岸交流、交往的新模式。要以民間力量改變台灣,以民間力量打破兩岸民進黨執政不相往來的僵局。
張顯耀說:兩岸民間論壇是一個新平台、新方向,希望能搭起兩岸溝通對話和合作的新平台。這是民間平台,所有的溝通協商合作都在公開透明情況下進行。希望能為兩岸關係發展做點貢献。「今天的台灣朋友都是自費前來。有團員繁忙中抽出時間,希望尋找兩岸民間交流的機會」。
首屆兩岸民間圓桌論壇期間,張顯耀帶隊兩岸經濟組拜會了大陸發改委寧安喆副主任(正部級)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受到歡迎接待。寧主任並詳盡分析當前大陸經濟情勢,及中美貿易問題,大陸經濟發展達標,且要擴大內需市場及「一帶一路」戰略,這都是台資企業的重大機會。寧並向張表示,會同步照顧在陸台商,請張顯耀放心。
[caption id="attachment_24141" align="aligncenter" width="710"] 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劉結一10月30日在北京會見參加第一屆兩岸民間圓桌論壇的台灣代表[/caption]
兩岸民間圓桌論壇大陸方派出部委官員參會,就有台灣民間對大陸官方的意味,或是大陸方面直接面對台灣人民,直接傾聽民間呼聲,有利問題解決,有利兩岸融入。
事實上,民間力量主導以改變政黨的操弄,以民間合作促進官方合作,民間的呼聲大於官方,這將是兩岸需要共同面對的發展新趨勢,是一個時代的變遷。這是一個政治色彩進入全面解構的時代,曾經的藍綠選邊,在自認中間選民達57%的情況下已經成為「小眾」。台灣政黨政治的時代需要重新認識。北京需要思考:曾經捧著國民黨、防著民進黨、養著新黨、哄著親民黨的時代是否還存在?人民最大,正在台灣成為一種勢力!
台灣國民黨、民進黨輪番執政,藍綠的政治爭執都無法破局台灣經濟頹敗、民生困擾、社會動盪;兩岸關係陷入僵局,何去何從民眾無所適從。台灣民間自主的呼聲越來越烈,民間覺醒、民間主導、民間推進成為社會趨勢,尋找兩岸新的交流方式成為重要選項。據悉,北京也注意到這樣的趨勢,開啟民間互動,以融合為切入,同樣可以達致兩岸互動走向的目標。即使民進黨執政,去中國化熾熱,不斷阻碍兩岸交流,北京也不會放棄交流,未來會加強兩岸間的民間往來。
不管未來台灣誰執政,北京正在尋找一條依靠台灣人民、召喚台灣民眾融入、融合邁向兩岸和平、祖國統一的大道。在福建試點港澳台辦合併,意味著台灣在大陸正式納入「建制」;在柬浦寨試行憑台胞證入境,據悉,當國際認同度提高,台灣民眾需要,台灣特別行政區護照也就順勢推出了。截止10月底,領取「居民證」的台灣同胞已經超過16萬。
民間交流打破僵局
有參加「第一屆兩岸民間圓桌論壇」的大陸涉台學者向《超訊》表示,兩岸民間交流在拓展中,但這是第一次直接打出「民間」的論壇。「兩岸交流不能不管誰執政,但人民最大,民間交流才有永恆不變的穩定。」該學者稱,兩岸交流不應該被「開關」,國民黨執政「開」,民進黨上台「關」,而應該有一個一以貫之、持續穩定的機制。面對台灣政黨輪替,而民進黨始終堅持台灣獨立路線,兩岸交流究竟應該展現怎樣的新模式,正成為兩岸有識之士的一個新話題。
第一屆兩岸民間圓桌論壇登場,其實並不容易。撞正幾個敏感時期,大陸同意嚐試「民間交流」是承擔著風險的。正值中美貿易戰正酣前景未明;恰逢台灣「九合一」選舉中,極容易被民進黨以大陸操弄選舉抺黑;還有,民間可以赴大陸交流的都認「九二共識」,國民黨會否擔心被取代?據悉,論壇本來確定在大陸「十一」長假之後,種種原因推遲到10月29日。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避開「雙十」,所以說,這樣的民間交流還是來之不易。
自民進黨執政以來,雖然蔡英文希望維持現狀,卻因不認「九二共識」,維持分裂的現狀得不到北京的認同,兩岸的官方交流,以至民間來往都受到影響。台灣陸委會與大陸台辦直通的紅機子,自民進黨執政後再也沒有響過,作為官方「白手套」的海協、海基兩會也老死不相往來。連開創兩岸交流新局,由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聯合主辦的俗稱國共論壇、國共平台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今年也被迫停止了。民進黨執政走過的這幾年,不僅將兩岸曾經創下的和平環境消耗殆盡,台灣經濟、社會都因此在衰退中。
台灣各行業及百姓生活因此受到影響。據台方統計,2015至2017年,大陸遊客來台人數從418萬降至273萬人次,減幅約三分之一;台灣觀光外匯收入從143.8億美元減至123.2億美元,減幅14.4%。今年6月一項調查顯示,民眾景氣現況樂觀指數創近17個月低點,整體消費意願降低。在台北,百貨、餐飲、酒店等行業多家名店、老店今夏紛紛「關店」「熄燈」。在墾丁、阿里山等熱門景點,暑期訂房率只有一到三成,業者稱「是30年來最慘的一次」。
在陸委會副主委及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任內,張顯耀主要從事兩岸交流,參與推動兩岸簽署多項合作協議。盡管受盡委屈,被誤解、遭懷疑,但他心繫兩岸百姓,懷有一腔熱情。接受《超訊》訪問,張顯耀多次表示,「減少交流甚至零交流,會因為缺少互信而造成誤判!」對兩岸的僵局他極為擔憂,希望以民間推動形成兩岸交流互動的模式。
官方做不到,就以民間力量來推進。張顯耀成立民間機構「兩岸圓桌論壇協會」,旨在交流、擴大和加深兩岸經濟文化合作發展,建立未來兩岸新型合作模式,與大陸的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共同舉辦「第一屆兩岸民間圓桌論壇」。論壇以「融合發展、互利共贏」為主題,「希望通過兩岸民間的圓桌論壇這一平台,推動兩岸經濟文化發展及產業新型合作,提升兩岸在全球競爭力」。
隨團而行的有台灣前經濟部長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高級顧問尹啟銘、前行政院秘書長薛香川、台灣義聯集團印尼公司董事長李必賢、高雄縣老縣長楊秋興,還有來自各產業的代表等。
對兩岸經濟、文化以及青年交流等議題,雙方都選派陣容強大的演講者,分為經濟、產業、文化以及青年四個組,並分別對口大陸的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廣電總局以及青聯參訪座談,就台灣民間關心的問題提出建議,希望將大陸提出的惠台31條措施落到實處。論壇直接將台灣島內民眾的心聲,以及台商的訴求直接帶給了大陸制定政策的相關職能部門。
民間圓桌論壇成果豐碩
作為成果之一,論壇期間,兩岸代表還簽訂《兩岸互拍戲劇合作協議》,預計合拍兩部戲,明年6月拍完後,將在兩岸上映。兩部戲片名分別為《早安機長先生》與《雲水謠》,預估各拍20集與30集。兩部戲將由兩岸合作編劇、共出資金,並有台灣及大陸演員共同演出,更將到台灣取景。
會議上達成六大「共同倡議」,包括堅定不移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兩岸各領域發展、加強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產業合作創新、傳承弘揚中華文化、聚焦兩岸共同青年發展等。
論壇接近尾聲,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劉結一會見了參加論壇的台灣代表。劉結一肯定本次論壇是一次重要的兩岸民間交流活動,取得了實質性成果。
[caption id="attachment_24144" align="aligncenter" width="671"]
第一屆兩岸民間圓桌論壇現場[/caption]
尹啟銘向劉結一表示,民間交流看上去不是重拳出擊,但可以是一枚小針,可以刺中要害,解決問題。劉結一表示贊同稱,「可以起到『一針』見效的作用」。
兩岸已經很久沒見這樣熱絡的交流活動了,組織者張顯耀強調,「成立的兩岸圓桌論壇協會是純民間的平台,沒有政治目的,也不會取代國共論壇。」此次出席兩岸民間圓桌論壇的代表來自企業界、學術界、青年界及社團等各行各界,希望以民間力量來推動兩岸溝通交流對話,積累兩岸善意和互動。張顯耀表示,「現在兩岸之間沒有了『九二共識』互信基礎,但兩岸關係不能斷,也不能停。」他指出,經濟首要是台灣民眾現在的心聲,經濟決定民生,民生決定未來。這幾年台灣貿易順差幾乎都來自大陸市場,如果能夠更進一步讓兩岸經濟合作互利融合,對兩岸關係會是很重大的發展。
高雄市廣生農牧有限公司孫志強,自費參加論壇,為的就是要為高雄同業在大陸發聲。他對《超訊》表示,在高雄做遠洋漁業、捕撈,參加兩岸民間圓桌論壇,是因為台灣各行各業都遇到困難,希望通過溝通,找到市場,找到解決的辦法。他說,「漁業這一塊,台灣加大陸,是全世界最大的,三分之二的市場是我們的,產量都是我們的。但台灣人口不多,我們希望捕獲到魚可以在大陸找到市場,潜力會很大。」
台灣漁業連年增加人數和產能,但 2016年因為民進黨執政,就不再給予新加入的企業參與。不承認「九二共識」影響了很多台灣產業、企業與大陸市場的合作。孫志強認為,今天來參加民間論壇的,都承認「九二共識」,卻變相遭遇惩罰。「所以,通過這樣的平台發聲,提出要求,希望得到大陸方面的關注。既然官方無法交流,那通過民間的兩岸圓桌論壇來交流,來解決問題。」
楊秋興是高雄縣老縣長。他認為:兩岸官方交流斷了線,由兩岸民間來作橋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一個彌補的方式,但關鍵在落實。楊秋興參加青年組的討論,他指出,「兩岸各行業交流,幫助台灣青年到大陸創業就業,能落實就能得民心。台商遭到困難也可借這個論壇的平台來處理,立意非常好,當然要看中央政府是否全面授權。」
[caption id="attachment_24142" align="aligncenter" width="638"]
高雄縣長楊秋興出席首屆兩岸民間圓桌論壇[/caption]
雖然兩岸交流政府對政府最有效,楊秋興強調,「民間交流不能斷,政府做政府該做的事,民間還是有民間可以做的事」。台灣是民主社會,政黨輪流執政,不能因為不同政黨執政,兩岸交流就走走停停。楊秋興認為,以前有各種各樣的兩岸論壇,今天是第一次打出民間論壇作為兩岸溝通、商討、建議的平台,可以往常態化方向進行。「如果政府有溝通功能,則兩岸民間可以專注在交流上,讓民間互動常態化。可以交流,也可以幫忙處理兩岸政策性的議題」。楊秋興對《超訊》特別強調:台灣的政黨輪替很頻密,兩岸不能因為政黨輪替了,交流發展發生變化。
正如張顯耀所說,台灣的未來,關鍵在兩岸關係,台灣的生存、安全、發展,關鍵都在兩岸關係。台商未來發展,關鍵也在兩岸關係。大陸和平發展,取得巨大成就,我們同感驕傲。但這個發展,兩岸關係也是關鍵。因此,兩岸唇齒相依,休戚與共。兩岸關係這麼重要,絕對不能停也不能斷。
其實,民進黨也清楚,台灣的出路也在兩岸關係,這是必須要解開的結。連民進黨大佬級人物,時任高雄市長的陳菊今年3月出訪美國時在華府發表演講時表示,主張兩岸關係要異中求同,她擔心現階段兩岸不溝通、不往來,不是好事。但遺憾的是,北京中斷了兩岸的官方往來,民進黨從開始渴望官方交流到最終連民間交流都百般阻撓。
民進黨阻擋民間交流
在兩岸官方交流幾乎冷凍,網民對彼此敵意升高的情勢下,2017年,原訂9月24日,在台大舉辦的「2017中國新歌聲-上海‧台北音樂節」巡演,因為學生及社會人士到場抗議,演唱會被中止。在校園外,支持台灣與中國統一的團體和抗議學生爆發口角,三名學生被毆打受傷。意味著「兩岸文化交流」活動受損。
台大場的演出是中國新歌聲這次來台灣的巡演之一,先前在其他學校舉辦時未有發生衝突。表演是根據台北市與上海市雙城論壇2014年互簽的藝術節交流合作備忘錄。自2015年6月開始,「中國新歌聲」及其前身「中國好聲音」就在台灣北、中、南區多所大專院校舉辦活動,至今已超過30場。
隨後的2018年初,上海台辦主任李文輝申請訪台被拒,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證實,李文輝原擬春節後訪台,聯審會會議審查時,其他單位有不同意見,認為李文輝去年九月隨「中國新歌聲」活動來台時引發爭議,招致輿論批評,且李文輝訪台次數也過於頻密,是各省市訪台次數最多的台辦主任,因此「暫不同意」訪台。
說是「暫不同意」,實際上變為「常態」。今年10月,上海市台辦副主任李驍東、研究室主任金煒及陳小勇、孫宜昌等四名官員,原定10月16日隨同學者到台灣交流,但傳出遭台灣政府拒絕。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證實消息,但沒有解釋原因。
作為對大陸反台獨的反制,今年5月,台灣陸委會聲稱會對大陸官員赴台申請加以嚴審,說是「基於正當防衛的必要措施」。從2008年起在兩岸輪流舉辦的海峽百姓論壇,6月在新竹舉辦,10位具有中國官方身份的公務人員申請來台,被移民署以有統戰疑慮打了回票。成為台灣政府要嚴審中國大陸官員赴台開出的第一槍。
7月,兩岸角力白熱化下,三名大陸官員中旬到台北參加APEC「數位創新論壇」,但抵台後不允許入境。大陸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強烈譴責台灣當局「無視APEC慣例」,「粗暴阻撓」陸方人員赴台參加會議。
嚴控交流的寒蟬效應下,原本在台灣的兩岸交流活動都紛紛壓縮了。台灣競爭力論壇是民間智庫,每年在兩岸都有多場交流活動,如今,活動還有,基本上是單向的。執行長謝明輝接受《超訊》訪問時表示,民進黨執政,兩岸交流中止,要邀請大陸的同仁到台灣參加論壇幾乎變得不可能,政府不資助,企業也不敢補貼。「你要在台灣辦兩岸的交流活動,你企業想支持贊助,民進黨政府就查你的帳,要罰你的款!」謝明輝說,你想構建兩岸的和平與發展環境,現在唯一能做的、唯一可以交流的是到大陸去,交流、考察、智庫合作,這些都是自己可以控制,大陸單方面可以完成的。「給台灣同胞居住證安排就是我們建議的。」盡管與國民黨執政時期比,謝明輝希望的兩岸交流變得越益困難,但他還蠻感充實,因為民間交流,一樣有成就。
[caption id="attachment_24143" align="aligncenter" width="677"]
台灣競爭力論壇执行长謝明輝[/caption]
競爭力論壇的兩岸交流活動現在都移師大陸,在海峽論壇中再開啟兩岸智庫論壇,前後已經有三屆了。與北京大學合作「中華文化論壇」;與溫州合作「兩岸融合論壇;今年還計劃在福建省漳州舉辦「兩岸一家親論壇」。各種論壇代表著溝通和交流,代表著兩岸的共同命運而無法切割。謝明輝稱,正和浙江大學謀劃,明年要辦「兩岸中國夢論壇」,他希望維繫民間的交流,「把文化、經濟智庫的紐帶建構起來,以後國民黨重新站起來,重新執政就可恢復雙向交流。」謝明輝還不忘補充一句:這就是民間交流的力量!
「目前兩岸交流的現狀不僅是僵局,還在惡化之中」,高雄輔英科技大學蘇嘉宏教授面對《超訊》訪問,一開口就遺憾地表示,兩岸既有的對話管道束之高閣,雙方處於相互報復,彼此為難的惡性相向的旋渦裏,只要大陸官員背景的申請赴台都倍受刁難,「兩岸兩會的凍結逐步擴大到兩岸人員的互訪受阻,甚至觀光層面的互訪都受到滯辦,這對台灣發展不利。」
作為制度化協商管道停擺的台灣回應、報復,蘇嘉宏擔憂,百般刁難的情況會很普遍。如醫美產業,大陸客來台灣植牙,一個很長的醫療過程,會受到相關單位的百般為難,甚至要求出示上次來台的住宿證明。「哪有觀光客會向旅館要個住宿證明隨身帶的?甚至也不會存放發票。這會危及台灣醫美產業。」蘇嘉宏指,這些境管官員提出法令、表格所沒有的要求,只有二個字形容:刁難!
蘇教授撰文認為,兩岸目前狀況很危急,正往臨戰邊緣傾斜,唯一能做的只是產業與產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交流。他還希望可以加上地方政府之間的交流。「雖然有難度,但如果都認為,戰爭對雙方都是災難,那麼就應該尋找新的交流方式。」
推動兩岸地方政府交流
地方與地方交流可以產生很多實質作用,蘇嘉宏認為,這不涉及一中原則能真正對兩岸民生起到照顧作用,起到兩岸一家親的作用。「不能互動起來,彼此產生誤判甚至仇視,哪來親?」
蘇嘉宏建議,地方政府交流常態化,如台北市長柯文哲連任,可在北京設辦事處,地方政府辦實事,陸委會可以把自己一部分事務委託地方政府辦理,「法令上一個行政命令可以解決的。高雄也可以與大陸某城市對接設立辦事處,大陸也同樣對等在台北或高雄設辦事處。」蘇嘉宏指出,大陸出台不少惠台措施,如果有地方政府產業接盤,落實的效果會好一些。
[caption id="attachment_24145" align="aligncenter" width="663"]
蘇嘉宏[/caption]
台灣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研究員曾建元博士接受《超訊》訪問時指出,減少兩岸的交流,會使兩岸的人際關係網絡日益疏離淡薄,信任感無從建立積累,利益無從交織和融為一體,從而極易導致敵意的增加。
兩岸官方交流目前正陷入僵局,曾建元指出,但這一情形並非史無前例,在陳水扁任內,兩岸間也曾經有過交流中斷的經驗,《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四條規定的有關兩岸協議協商簽署的複委託民間公益法人機制,就是那個時期的產物。陳水扁當時喊出「海峽兩岸,一邊一國」,兩岸都還可以擁有政治智慧來迴避難以解決的政治歧見,從兩岸交往的實際需要來設想替代性的做法,今天蔡英文主張「維持現狀」,卻遭受對岸全面性的杯葛,由此可知,當前兩岸關係嚴峻的形勢還勝過於陳水扁總統時期。
曾建元認為,民間交流不能取代官方交流,因為涉及兩岸公權力的事物,只能由政府或其委託或複委託的代表來主持,表面上是兩岸的民間團體在進行交流協商,實際上,政府官員廁身其中,以顧問或特別助理等名義參與和主導過程,這一模式,兼顧了兩岸各自的面子和裏子。
毫無疑問,兩岸是命運共同體,世界正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兩岸的交流交往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兩岸交流、互動模式也面對需要改變,需要探索的不僅是突破停止交流的僵局,還有兩岸互動的新模式。■]]]]> ]]>
(Visited 49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