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味源於產業 新橋打造時裳小鎮 文/馬超 趙銀嶠
江陰市新橋時裳小鎮源自於全球最大的毛紡服裝生產基地,并依托毛紡服裝產業對於品質的追求和品位的敏感,建成了一個以「馬」文化為特色,有魅力,可持續的「全國特色小鎮」。
[caption id="attachment_24037" align="aligncenter" width="670"] 海瀾國際馬術盛裝舞步表演[/caption]
中國特色小鎮步入發展快車道,一些具備長遠戰略規劃和產業資源優勢的企業及社會資本進入先鋒方陣,引領特色小鎮發展。這一模式在全國的熱度不斷升溫的同時,不少問題因此浮出水面,越來越多的案例顯示,打造出成功的特色小鎮,光依靠硬件是遠遠不夠的,如何打造「軟實力」,造福當地,吸引遊客,產生共鳴,才是真正挑戰。
江蘇省江陰市新橋鎮本以紡織重鎮著稱,擁有海瀾之家、陽光集團等行業巨頭,在紡織產業的時尚氛圍中,小鎮形成了特有的時尚文化,建成了一個頗具有「軟實力」的「全國特色小鎮」。這個小鎮以「馬」文化為特色,集合馬術文化表演、休閒娛樂旅遊和群眾體育運動為一體,在固有產業文化品味基礎上,營造出獨特的文化氛圍,還融合各種藝術元素,讓當地居民感受到文化藝術的獲得感,讓每一位來訪的遊客都能體驗當地特色之所在,藝術之所長。
9月21日,第十三屆中國徐霞客國際旅遊節開幕式暨海瀾飛馬水城開園儀式在江陰新橋時裳小鎮舉行。小鎮的氣氛頓時熱鬧起來,遊客們紛紛感受當地的獨特文化,居民們則共同展望江陰旅遊的美好未來。當然,最讓人驚艷的還是飛馬水城,讓來訪者仿若置身歐洲。
有的人坐上了貢多拉遊船,安靜地來一場歐式漫遊;有的人靜靜地觀看音樂噴泉,進行一次視覺聽覺的雙重享受;有的人慕名去了海瀾美術館,觀看長達200米的畫卷《長江萬里圖》。當然,顧名思義,飛馬水城裏最吸引人的,還是各種與「馬」有關的活動和文化:騎馬、坐馬車、看盛裝舞步、體驗馬文化,每一件都是趣事。
文化藝術品味源於毛紡服裝產業對於品質的要求,品味的敏感,形成特色小鎮的靈魂。新橋時裳小鎮大力開拓藝術空間及設施,核心區域飛馬水城便是其中的「重頭戲」,這裏有一切關於馬的故事。馬文化源於紡織人對與開疆拓土的執念,展現給觀眾的卻是藝術品位的追求。
在海瀾馬文化博物館,三層樓高的建築裏共有四個專業展館:負一層為收藏館,收藏與馬相關的各類藝術品;一層為名馬館,收藏超過30個國家和地區的47個名貴馬種;二層為體驗館,讓每一位來訪者用穿越時空的方式體驗馬與人類文明共同前行的歷史;三層為海瀾廠史館,以豐富的資料,向外界展示海瀾集團商海搏擊30年,不斷涅槃重生的發展史。
飛馬水城的另一個看點是馬術,這裏有國內首家集訓練、表演、比賽以及健身休閒為一體的馬術表演館。在每週六晚一場的「海瀾國際馬術盛裝舞步表演」裏,都能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名馬和騎手盛裝舞步表演,身穿禮服的騎手,策騎時而奔騰時而漫步,一幕幕優美的演出叫人目不暇接。
馬術表演館自2010年對外開放以來,已經累計完成表演近 400 場,迎來了全國乃至世界各地數十萬名觀眾。這裏還曾上演過一場由60名騎手和60匹馬共同表演超過五分鐘的「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盛裝舞步」,名列吉尼斯世界紀錄。
如今,海瀾飛馬水城已經成為江蘇省的旅遊熱點和亮點,還被國家體育總局、國家旅遊局列為中國體育旅遊精品推薦專案。江陰逐漸發展成為長三角地區知名的休閒旅遊度假目的地。
特色小鎮離不開產業命脈
特色產業是小鎮發展的核心。新橋時裳小鎮源發於全球最大的毛紡服裝生產基地,而不止於對藝術品位特色旅遊的探索和追求,小鎮擁有海瀾、陽光兩大集團龍頭以及江蘇陽光、四環生物、海瀾之家三家A股上市公司。作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新橋時裳小鎮將在規劃的4.14平方公里範圍內,瞄準高端製造產業發展定位,打造以毛紡服裝為特色的產業集聚區。 [caption id="attachment_24038" align="aligncenter" width="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