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改造嬰兒:中國科學家“創新”引爆倫理爭議 轉自:《BBC中文》
賀建奎表示,知道自己的研究會引起爭議,但他願意接受批評[/caption]
超訊據《BBC中文》報道,中國南方科技大學科學家賀建奎在世界愛滋病日來臨之際聲稱,他早前為兩名嬰兒改造了基因,使她們將來可能具有天然抵抗愛滋病(又稱“愛滋病”)的能力。消息發出後引來各方質疑,焦點不單是在人類改造基因是否符合倫理,外界對賀建奎如何取得研究許可和這份許可的真確性都抱有懷疑
賀建奎周日(11月25日)在網上發佈視頻短片,介紹他為一男一女人工授孕後,改變胚胎的其中一組基因,令愛滋病病毒無法入侵這兩個胚胎的細胞。他在短片中強調,這種基因手術目前仍是一種“治療性技術”,不應用作增加胚胎的智商或外貌。
基因改造人類胚胎是否符合道德及倫理一直是醫學界一個引發爭議的議題,英國等國家更禁止一切與改造人類基因有關的研究。賀建奎的研究傳出後被外界強烈質疑,122名中國科學家週一(11月26日)發表聯合聲明,批評研究直接進行人體實驗“只能用瘋狂來形容”,又呼籲中國政府“一定要迅速立法嚴格監管,潘多拉魔盒已經打開,我們可能還有一線機會在不可挽回前,關上它。”
中國南方科技大學更發出聲明,指賀建奎已於今年2月1日停薪留職,大學對他的研究並不知情,校內的生物系學術委員會也認為他“嚴重違背了學術倫理和學術規範”。
[caption id="attachment_23755" align="aligncenter" width="624"] 這項技術將來可以用於一系列基因治療[/caption]
撲朔迷離的倫理委員會申請書
外界其中一個關注點,是賀建奎註冊研究的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BBC中文記者翻查記錄,發現這個註冊中心有賀建奎研究的記錄,其中申請人所在單位一欄填上南方科技大學,而批准本研究的倫理委員會名稱就填上“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倫理委員會”。 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的記錄同時附有提交到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倫理委員會的申請書副本,申請書上有“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的蓋章,審批意見一欄也寫有“符合倫理規範,同意開展”,旁邊有一些相信是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倫理委員會成員的簽名。檔注明的日期是2017年3月7日。 中國《南方都市報》引述上月從這家醫院離職的醫務部主任秦蘇驥指,他在這份申請書所載的日期仍然任職,同時也是倫理委員會成員,但他沒有印象醫院就這個申請曾召開過會議。《南方都市報》又引述他說,他特地找了申請書上有簽名的前同事詢問,他們都指自己沒有簽過這張申請書,簽名“可能是偽造”。 而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接受《新京報》查詢時,否認賀建奎研究內的兩名嬰兒在該院出生。 中國臨床試臨註冊中心的網站介紹,它在香港浸會大學設有辦事處,也是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臨床試驗註冊平臺一級註冊機構”。浸會大學回應BBC中文查詢時證實,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的確在浸會大學設有辦事處,在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臨床試驗註冊平臺(WHO ICTRP)上也有登記。 BBC中文記者從香港學術界知情人士中瞭解到,此類中心只負責註冊研究專案,不負責其倫理審查,而是由各高校自設倫理審查機關把關。 [caption id="attachment_23756" align="aligncenter" width="624"]

(Visited 100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