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關稅中掙扎的美國工廠主:「我們成了犧牲品」 轉自BBC中文網
裏克·休瑟爾的家族自1948年開始就一直經營著這一家金屬罐材公司。[/caption]
今年三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對外國進口的鋼材和鋁材徵收高額關稅,表示這是出於保護這些產業的需要。但是這樣的舉動,卻沒有保護數以百計的其他企業,其中就包括休瑟爾的獨立罐裝公司(Independent Can Co)。
他的公司僱用著400多人,年銷售額超過1億美元(7700萬英鎊),而他們要依賴從歐洲和加拿大進口的鍍錫鋼材,用以生產像餅乾罐和咖啡罐這樣的專用產品。
新增關稅政策預計會在今年令他們增加150萬美元的額外支出。而休瑟爾表示,新關稅已經令他損失了一些長期客戶——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氛圍下,他們轉而與中國企業合作。
「我們需要強大的鋼材產業——這是毫無疑問的,」他說,「但是我認為他們並沒有想清楚後果。」
[caption id="attachment_21334" align="aligncenter" width="624"] 美國總統特朗普稱,重振美國的鋼材和鋁材產業是國家安全的關鍵,但是現在,一些企業卻因此付出代價。[/caption]
為了緩和企業的憂慮,美國商務部表示,將會允許企業申請關稅豁免。金屬製造業者可以在一個公眾諮詢期內對相關政策提出異議,之後商務部會就相關申請進行裁定。
不過,這一程序未能平息爭議,反而帶來新的混亂,因為多家公司提出申請令商業部應接不暇。大約有800家企業,其中包括獨立罐裝公司,遞交了超過34000份申請,提出美國國內原材料存在質量不佳、運輸滯後以及產量不足等問題。
至9月10日,當局就其中的4300多份申請作出決定,批准了大約55%的申請。不過,大部分申請仍然沒有結果,獨立罐裝公司的申請和其他很多企業一樣,都處在懸而未決的處境當中。
「這非常令人沮喪。假如能夠買本國產品,那麼所有的東西我們都會買本國產的,」休瑟爾說。他遞交了超過30份申請,並且估算自己為了推進申請程序,已經花費了大約10萬美元。「我們只有在本國產品質量問題迫使我們從海外進口的時候,才會那樣做。」
「打開了蟲罐子」
遲未有決定的狀況也引來共和黨和民主黨人的多番游說和尖銳批評,指有關部門缺乏透明度和組織性微觀管理能力。同樣沒有逃過外界關注的是,很多申請被拒都是由於鋼鐵製造業者的反對——這一產業與政府關係密切。 例如,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Wilbur Ross)就曾經是鋼鐵公司老闆,而紐柯鋼鐵公司(Nucor Corporation)的領頭人則曾在2016年總統大選當中做過特朗普的顧問。 [caption id="attachment_21335" align="aligncenter" width="624"]
「短期的調整」
美國鋼鐵公司(US Steel)就是反對休瑟爾申請的其中一家公司,該公司拒絶評論政府的辦事程序。 不過,該公司已經重開了一座高爐,而且還凖備再重開一座。該公司一名發言人表示,公司的擴展計劃顯示,它有能力滿足美國的需求。 馬里蘭大學商學院的退休教授彼得·莫裏奇(Peter Morici)表示,在11月美國國會選舉前夕,政客們正在誇大問題。 他表示,隨著美國鋼材和鋁材生產者的產量增加,製造業者提出的那一類問題應該會得到緩解。 「從短期來說,是有調整上的問題,」莫裏奇說,「從長期來說,沒有一種鋼鐵是我們這裏造不出來的。」 [caption id="attachment_21336" align="aligncenter" width="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