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對160個國家的健康和教育指數進行了比較,結果令人驚訝,尤其是歐美發達國家在該研究中凸顯出的脆弱。
[caption id="attachment_21160" align="alignnone" width="848"] 今年8月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的研究結論稱美國人健康狀況的惡化是由「深層和系統性原因」造成:收入、教育的不平等,社會分化,壓力導致嚴重惡果。另外,全民醫保的缺失、合法持槍,以及高肥胖率均為美國人的身心健康埋下隱患。[/caption]
最珍貴的財富是「人」。根據這一基本原則,世界銀行(la Banque mondiale)對各國人民的健康和教育狀況進行了比較,這也是現代經濟學家所說的「人力資本」。但是後者的說法可能引起某些人的反對,因為這吞噬了「人」本身的意義、將其轉化為商品化價值。「人力資本」也不符合古羅馬智者所追求的「健康的靈魂裝在健康的身體中」(尤維納利斯的詩句)。
世界銀行是聯合國體系內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貸款的組織,其口號是「為一個沒有貧困的世界而努力」。為了對這160個國家進行充分的統計分類,世界銀行的「人力資本指數」收集了三種類型的數據:國民壽命、教育和健康狀況。顯然,該統計無關人口幸福指數或者經濟競爭力,其目標是分析各國的發展潛力。青年一代受到良好教育、有健康體魄的國家顯然在未來更有希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FMI)本年度會議期間,世界銀行總裁金墉(Jim Yong Kim,韓裔美國公民)週三指出:「調查數據顯示,全世界範圍內在同一天出生的孩子,有56%因為所在國家政府的過錯–未能對其未來職業成功所必須的健康、教育和精神領域進行必要的投資,而導致其在一生中喪失半數潛在收入。」
世銀調查、金墉的警告不僅是對非洲國家–排名墊底的50個國家均地處非洲。經濟發達的國家也沒有資格再沾沾自喜了。事實證明,美國正面臨公共健康危機:現年15歲的美國人有90%的幾率活到60歲及以上,而他們的中國同齡人的可能性是92%。相比之下,法國和德國人的數據是93%,但亞洲國家日本達到94%、新加坡是95%。
《費加羅報》記者Jean-Pierre Robin認為,美國成年人死亡率高於中國等新興國家並不令人意外。最近三年來,美國新生兒的預期壽命每年都在下降。令人遺憾的是,1960年代,美國人的預期壽命曾經是世界第一。而如今,美國人的平均壽命比西歐或日本少5-6年。法國人口統計學家Gilles Pison解釋說:「吸煙、肥胖和阿片類藥物成癮是‘美式流行病’,醫療保健方面巨大的不平等更是對美國人的健康和壽命造成了不利影響。雖然中國幾個大城市污染嚴重,但其國民受吸煙和肥胖的影響有限。」
由於在「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享有世界霸主地位,美國「人力資本」總排名仍舊領先於中國(24名和46名)。但這位當年的世界霸主已經落後於亞洲國家和地區,新加坡、韓國、日本和中國香港在「人力資本」總排名和長壽、健康和教育三項分排名中均名列前四位。
法國由於在教育領域表現欠佳,在總排行榜中位居第22名,遠遠落後於歐洲鄰居芬蘭(第5名)、愛爾蘭(第6名)、德國(第11名)和其他幾個歐洲國家。
世銀對各國教育水準的評估重點參考了比薩排名(Pisa)。即世界經合發組織籌畫的對全世界15歲學生學習水準的測試計畫,最早開始於2000年,每三年進行一次。在2015年的比薩報告中,法國學生的數學和科學成績名列第27位,低於新加坡、日本和中國北上廣地區。比薩排行榜同時凸顯了法國社會的不平等現象。法國位於學生的社會、經濟和文化階層對其學習成績影響最大的國家之列。
金墉強調:「人力資本發展對所有國家都至關重要,無論它們現在處於何種經濟水準,‘人’是未來經濟競爭的關鍵籌碼。」比如說,即將成為全球人口第一大國的印度正面臨「人力資本危機」。印度在世銀的排名中位居第115位,與非洲大陸同級。
儘管現代人似乎已經忘記了「人力資本」的重要性,但數百年前法國哲學家、被稱為「政治科學之父」的博丹(Jean Bodin)就已經指出:「財富和力量是由人創造的」。
]]]]> ]]>
(Visited 52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