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爭端升級 馬來西亞態度轉變
中馬經貿合作頻繁[/caption] 7月12日下午5時,荷蘭海牙仲裁法院就菲律賓控訴中國的「南海仲裁案」的裁决公布結果: 菲律賓勝訴,裁定中國主張的「九段綫」並沒有法律依據。隨後,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回應:「關於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中國政府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不論仲裁結果如何,都不會影響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和權益。不論仲裁結果如何,中國軍隊將堅定不移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海洋權益,堅决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應對各種威脅挑戰。」緊接著中國大陸民衆掀起了一輪保衛領土的愛國熱潮。在馬來西亞人看來,中國的强硬姿態以及民衆的愛國熱情,好像預示著南海將有一戰。 馬來西亞外交部緊接著發表聲明,「大馬非常重視在南中國海的和平與穩定,並相信中國和各方能找到建設性方式,促成區域的健康對話、談判和協商,爲區域的和平、安全及保障,捍衛法律至上的原則。」 關於 「法律至上」的原則,具體大馬外交部說: 「相信南中國海主權糾紛的各方能在充分尊重外交和法律程序以及相關國際法和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情况下,和平地解决糾紛。」大馬外交部幾次溫和而含蓄地提到」捍衛法律」, 「法律至上」,「尊重法律程序」和 「尊重國際法和《聯合國海洋公約》」,其實質一直在溫和地暗示中國: 需要遵守國際法律行事。
過去不承認和中國有島嶼主權爭議
馬來西亞與中國也存在南海島嶼爭議,曾母暗沙就是備受爭議的島嶼,距離馬來西亞沙撈越民都魯海岸綫大約80公里,曾在80年代,90年代以及21世紀,中國的公務船海警船或艦隊曾幾次到達曾母暗沙投放了主權碑。事件的激化發生在2009年,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要求各國提交海域劃分界限申請書,當時馬來西亞與越南聯合提交申請書,這一舉動使得中國有些緊張,擔心東盟國家有意聯合和中國搞小對抗,所以可以看到2009年後,中國開始出現頻繁的海上執法行動。也就在這一年,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幾個編輯來到曾母暗沙,並且宣稱「我們來到了中國的最南端——曾母暗沙」。 [caption id="attachment_2091" align="aligncenter" width="600"]
馬來西亞經濟對中國依賴很大
近兩年,由於國際油氣、棕油、橡膠價格下降和馬幣大幅貶值的影響,馬來西亞經濟不景氣,正在這時,中國加强了與馬來西亞經貿方面的合作與在經濟上給予大力扶持。2013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馬來西亞期間,兩國簽署了《中馬經貿合作五年規劃》,內容涵蓋農業、製造業、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能源與礦業、交通等領域。規劃還設定了到2017年底實現雙邊貿易額達到1600億美元的目標。兩年後的2015年11月中國國家總理李克强訪馬期間,當地媒體稱李克强給馬來西亞送來了三件金融大禮,包括:爲馬提供500億元人民幣的合格人民幣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RQFII)、按照市場原則購買馬國債以及在馬發行人民幣債券。除了經濟不景氣,馬來西亞在這兩年政局也不是很穩定,一馬發展公司420億令吉巨額債務始終困擾著大馬首相納吉,並且一直威脅著納吉做爲首相的執政地位,正當反對黨和民衆質問納吉這420億令吉的債務去了哪裏時,中國廣東核電集團以98億3千萬令吉的價格,完全收購一馬發展公司旗下的Edra全球能源有限公司的所有能源資産,爲納吉解决了迫在眉睫的執政危機。 所以由於大馬經濟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使得它大體上對中國會保持溫和態度,不會和中國關係激化,搞强烈對抗。但由於中國近兩年來,對南中國海島嶼主權態度越發强硬,海上執法行動越發頻密,使得馬來西亞不得不改變其對南中國海島嶼爭議的態度和行爲方式,及某些程度上會和美國等國家加强軍事聯繫。■]]]]> ]]>(Visited 68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