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指出,微博“禁評”新規出台後,意味著人們對於公共事件的批評言論將同時受到平台和用戶的管控,是變相鼓勵全民開展自我審查(圖源:VCG)[/caption]

全民審查

我們先來看微博公告中對網友常見疑問的兩則回應。 問:我沒有發佈人身攻擊和垃圾騷擾內容,但仍被博主刪除評論並拉黑了,也會被停止評論嗎? 答:是的。刪除評論並拉黑操作,完全由博主主觀意願決定,和博主有意見分歧時,建議理性討論,您也可以通過發佈微博和轉發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 問:我的粉絲會不會因為“博主拉黑停止評論”不敢給我發評論了? 答:那些“噴子”(對他人進行胡亂指責,不通情理的人)和“杠精”(喜歡無原則地挑刺,以反駁他人獲得優越感的人)並不是你的真粉,對他們使用拉黑停止評論功能,可以營造出更好的互動環境,是會受到粉絲支持的。 按照微博平台的說明,該平台上的每個博主,只要對他人的言論不滿意(甚至這種理由也不需要),就可以通過刪除評論並拉黑的方式限制他人的評論功能。即使該博主做出這一舉動並沒有充分和適當的理由,他也不必為此負擔責任,而被停止評論的用戶也無法進行申訴。 不可否認,這一規定能讓那些發表極端言論,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和騷擾的用戶受到懲罰,但是它無法保證採用這一功能的博主可以做到公平公正,而不以濫用平台賦予的權力限制他人合法正當的言論自由。 批評者認為,這一功能使每個博主都可以成為網路輿論中的“獨裁者”,根據自己的好惡對任何用戶發表評論的許可權進行直接干預。從這個意義上,微博的新規是讓所有用戶之間進行相互審查。

反社交

對於網友提出的質疑,微博管理方認為,評論是附屬於某一博主所發佈的單條微博的,不同於其他公開發佈展示的內容,它是用戶對博主的互動行為。“博主對評論內容具有完全的管轄權,可以決定哪些帳號能發佈評論、發佈什麼內容的評論。” 但這一說法並沒有得到網友的理解,反而被認為與微博平台的定位相矛盾,甚至違背了平台對用戶的承諾。 在其官方簡介中,微博對自己的定位是“人們線上創作、分享和發現內容的社交媒體平台”。也即是說,社交是其核心功能。但是,新的規定對用戶之間的正常溝通會造成障礙。 微博建議,當用戶之間出現觀點分歧時,可以通過發佈新的微博和轉發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這其實是鼓勵用戶減少直接互動,退回到“自說自話”的狀態。從本質上來講,它可能是“反社交”的。 其次,通過刪帖和拉黑的方式對他人的評論進行設限,這種簡單粗暴的做法能否真正化解用戶之間的矛盾和爭議,也十分可疑。有網友指出,或許這一功能會導致相反的效果,使用戶之間的衝突變得更加普遍和激烈。 那麼,為什麼微博平台會出臺與自身定位相矛盾的新規?

分擔權責

長期以來,微博為落實中國政府對互聯網平台規定的管理職責,會對平台上關於時政的“有害資訊、違法資訊、不實資訊”,及用戶糾紛和垃圾資訊進行清查處置,並定期公佈處理結果。 例如北京時間8月21日,微博管理方的公告稱,根據網友舉報、主動巡查等方式,合計對137,000餘條微博采取了遮罩、刪除等處置措施。同時對發佈時政有害資訊的1,895個帳號採取了禁止發佈微博和評論、限制訪問、關閉帳號等處置措施,這一數據較上月同比增加21%。 而針對用戶評論的管理,微博平台也不是首次推出限制性功能。此前,微博平台已經為博主提供了僅允許關注者或粉絲評論,通過添加關鍵字遮罩特定內容,以及向會員用戶開放更高級的管理權限等做法。此外,還上線了被3個博主刪除評論並拉黑則停止發佈評論的策略——即當前新規的初級版。 “然而我們採取上述措施後,用戶評論中的人身攻擊類投訴量仍居高不下,更有因為部分用戶在博主評論中發佈違法言論導致博主被禁言的情況發生。”微博的公告稱,這是平台對“博主拉黑禁評”策略進行升級的背景。但輿論中對此有不同的看法。 據公安部9月公佈的“淨網2018”專項行動成績,近半年來,中國各地公安機關共關閉或暫停服務網站3,400餘家,對百度、新浪微博、優酷等違法資訊突出的1,000餘家網站予以行政罰款處罰,依法約談整改企業10,400餘家。 並有網友指出,由於微博上引發熱議的大多是社會公共事件,新功能出台後,意味著人們對於公共事件的批評言論將同時受到平台和用戶的管控,等於變相鼓勵全民開展自我審查。而一但遭到“禁評”處罰,將使部分網友失去在特定時段內參與公共討論的機會。 這些擔憂或許不免誇大,而微博平台將如何回應這些爭議,後期是否會對新規進行調整,目前還無法做出判斷。]]]]> ]]>

(Visited 36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