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梵蒂冈签临时协议 断交六十载能否泯恩仇 轉自:BBC中文
中國至少有1000萬名天主教徒。在官方認可的教會外,還有加入效忠梵蒂岡的“地下教會”的天主教徒[/caption] 中國與梵蒂岡週六(9月22日)在北京簽署的歷史性協議令教廷獲得在中國主教任命中的發言權,但有批評說,這是羅馬天主教廷對中國政府的無原則妥協。 1951年以後中國和梵蒂岡一直處於斷交狀態,但週六的臨時協議可能開始鬆動北京同羅馬教廷的關係,最終可能導致北京和梵蒂岡恢復中斷的關係。 按照這項臨時協議的規定,教廷承認中國當局任命的八位主教,包括一名去年逝世的主教。外界認為,這標誌著雙方關係的新突破。梵蒂岡表示,教宗方濟各希望這項協議”能夠克服過去的創傷”,並在中國實現天主教的全面統一。 梵蒂岡官方媒體“梵蒂岡新聞”(Vatican News)週六報導稱,梵蒂岡外交部副部長安東內伊·卡米萊利(Antoine Camilleri)和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王超在北京舉行會談,雙方最終簽署了一項有關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定。中國外交部也確認了這一消息。
有無”政治性質”的爭議
“梵蒂岡新聞”報導稱,教宗方濟各決定將郭金才、黃炳章、雷世銀、劉新紅、馬英林、嶽福生和詹思祿等七名中國官方任命主教納入教會。此外,2017年1月去世的塗世華主教也在名單之列。 [caption id="attachment_19968" align="aligncenter" width="624"]
臺灣有不同反應
梵蒂岡算是臺灣在歐洲的唯一邦交國,梵蒂岡和臺灣的外交關係一直是梵蒂岡同中國發展關係的障礙之一。梵蒂岡同北京簽署臨時性協議後,臺灣政府和民間出現不同反應。有人甚至擔憂“是否臺梵邦交會就此生變”。 今年5月臺灣與中美洲多明尼加、非洲布基納法索,與八月的薩爾瓦多斷交後,經常有媒體報導表示擔憂,發出“臺灣下一個斷交國是誰”的疑問。而梵蒂岡從2月起就不斷有風聲傳說會與中國建交,而且一度被認為“相當危急”。 臺灣前外交部長歐鴻煉對《中國時報》表示,無神論的中共政權,對於在主教任命上給梵方最終同意權“不能等閒視之”,是很大的讓步。他擔憂中國大陸這樣作法,未來讓中梵建交“可能不遠了”。、 在臺灣最大的天主教堂,臺北的聖家堂,一位62歲的女性教徒跟BBC中文網記者說,“我們更應該用宗教事務的方面去看中梵合作”,畢竟梵蒂岡也需要保障對岸大批天主教徒的利益。 另外一位70歲姓夏的天主教徒認為,梵蒂岡在主教任命權上對中共這種“無神論國家”讓步,說明中梵建交“真的不遠了”。不過他說,就算中梵真的建交,羅馬教廷也會保障好臺灣教徒,絕不輕易妥協。 聖家堂的75歲神父饒志成對BBC中文網說,雖然一些教徒對梵蒂岡同北京的協議感到不安,但他們一直都勸說信徒要從信仰角度理解,而不要從媒體政治角度解讀。 饒志成認為要樂觀看待此事,教廷的動機不同中國政府,教廷主要就是希望教會能進去(傳教)。中國地下教會怎麼辦?
[caption id="attachment_19971" align="aligncenter" width="624"].jpg)
(Visited 77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