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壩是非背後 利國利民才是正道 張家佳
三峽工程存疑聲多
巨大的洩洪量也衝不走質疑之聲。總是有網民和媒體不停地詬病,三峽大壩有很多不利影響,比如移民安穩致富、生態環境保護、地質災害防治、長江中下游航運、灌溉、供水等。《超訊》記者搜集數據發現,至今還有網絡傳言關於三峽大壩「建比不建好」到「拆比不拆好」的觀點。唇槍舌戰你來我往,各有各的邏輯與說辭,永不言休。 三峽工程技術總負責人潘家錚院士曾經說過:「對三峽工程貢獻最大的人是那些反對者。一些反對意見讓三峽的論證更加科學,施工更加完善。但是,區分合理的質疑和無稽之談也是必要的。在網上流傳的種種留言中,有些是前人的說法,在實踐中已經被否認了;有些是完全虛構的;更有無恥者冒用逝者名義信口胡言。而區別真偽的工具,仍在於邏輯與實證。」 其中對於長江中下游的環境影響似乎是爭議的重點。因為三峽大壩工程的建造,有關專家認為這種類型的庫岸再造,會造成一些小型範圍的、不具備人員損失的滑坡。大壩工程使得下游水變清了,失去泥沙拖慢作用的水流,因此對河岸的衝擊力也變大了,帶來的負面效應就是造成兩邊河岸的破壞。 這樣的批評有些是善意的,有些確也是無中生有甚至刻意詆毀。其實,任何事物都是一體兩面,三峽建壩,主要看解決什麼問題。 關於長江三峽建造大壩的設想最早可追溯至孫中山的《建國方略》(1919年發表)一書中《實業計劃》認為長江「自宜昌以上,入峽行」的這一段,水路「當以水閘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資其水利」。可見三峽大壩在建造之初的重要任務就是洩洪。長江地區曾經一度是洪澇災害頻發的區域,1954年和1998年的兩場長江中下游特大洪澇至今令人記憶猶新。一組數據顯示,三峽在2010年和2012年都迎來了峰值超過七萬立方米每秒的洪水,這遠超於1998年洪水峰值的六點三萬立方米每秒,但是洪水經過三峽水庫後,出庫流量都不到五萬立方米每秒,可見其洩洪的能力。 爭與不爭,拆與不拆,三峽大壩工程需要擺事實和數據說話,才能讓來自各界的質疑不攻自破。三峽工程近年來的巨大效益
三峽工程的總體建設方案是「一級開發,一次建成,分期蓄水,連續移民」。工程共分三期進行,總計約需17年,目前一期、二期和三期工程已經全部建成。如今,回望工程,作為長江防洪體系中的關鍵性骨幹工程,三峽工程緊鄰長江防洪形勢最為嚴峻的荊江河段,可以直接控制荊江河段洪水來量的95%以上,武漢以上洪水來量的2/3左右,對防止荊江地區發生毀滅性災害,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發電是三峽工程的另一個重大開發。三峽水電站將主要供電華中、華東地區,小部分送川東。三峽水電站的發電能力巨大,在地區能源和電力系統的電力、電量平衡中將發揮巨大的作用,它的建成,對緩解華中、華東地區能源供應緊張狀況,減輕煤炭生產和運輸的壓力具有重要意義。大型工程背後需以民為本
如今,越來越多的大工程在國內興起。每一項大工程的開始初期都會遇到被質疑的問題。港珠澳大橋還未通車,就有來自各界的聲音對此進行批評。对大橋的運載能力、通車量等等都有人持懷疑態度。但是質疑聲歸質疑,大橋還是即將完成通車。 政府建造這些大型基礎工程其實都會經過深思熟慮。對於新的大型工程建成後出現的一些新變化,要用辯證的眼光去看。政府部門同時也需要明确,推進建設的根本是要以民為本,這些大型項目應積極幫助百姓,并貫徹到實處。要相信那些缺乏科學的「民主」根本站不住腳,因此利民工程才能讓更多的百姓對國家的決定充滿信心。]]]]> ]]>(Visited 156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