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改名風波」看台灣的國際身份危機 轉載自BBC中文
從失去邦交國、被一些國際組織拒諸門外,到航空公司被要求把台灣稱做「中國台灣」,一系列事件均被視為中國大陸試圖矮化台灣、抹去台灣國際身份的最新舉措。
改名風波繼續
BBC中文5月底的調查發現,超過十間公司仍然把台灣列為「國家」,當時多家台灣媒體稱讚這些公司「勇敢」,但中國官方媒體《環球時報》則指中國政府要為這些跨國企業做「常識性的補課」。 BBC中文在7月9日再度調查這些公司的網頁,發現智能手機品牌HTC、連鎖快餐店肯德基KFC、運動品牌彪馬(Puma)、H&M台灣版網站,已經把「國家」字眼刪除,改稱「地區」、或「位置」,汽車公司菲亞特(Fiat)直接把台灣從「國家」列表中移走。 H&M回復BBC中文時也表示,一直以來把各個市場寫成「國家/地區」,在中文版網頁中把台灣列在國家行列「並不正確」,因此作出修正。肯德基發言人對BBC中文表示已更新網頁,沒有回答任何問題。BBC中文聯絡了其他公司,但未有收到回復。 原本把台灣寫成「中華民國」和「Republic of China」的日本百貨公司三越伊勢丹,已經改寫做「台灣」,在回復BBC中文的信件中,三越伊勢丹就自己的「不小心」作出「誠懇地道歉」,強調自己「沒有任何政治動機」。 時裝品牌普拉達(Prada)、香奈兒(Chanel)以及ASOS仍然會把台灣放在「國家」欄目。普拉達發言人表示不作評論,另外兩家公司沒有回復查詢。 [caption id="attachment_16437" align="alignnone" width="769"]國際話語權的虛與實
馬英九時期的總統府發言人、英國劍橋大學研究員陳以信對BBC中文表示,雖然大陸方面沒有針對每家公司逐個作出要求,但一些公司還是會因為顧及大陸市場,迫於政治、經濟壓力而作出選擇。 陳以信亦是美國華府台美關係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他認為,這次改名風波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不算最大,單純是企業行為,不會影響到別國政府、邦交國或是國際組織,背後最有所感受的是台灣民眾,一些台灣人被迫在網上按下「中國台灣」時,或許會感覺反感,認為這「欺人太甚」。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助理教授黃兆年認為,短期內,中國大陸贏了面子,但長遠來說,大陸或許「輸了裏子」,因為大陸不是以「軟實力」去說服大家心甘情願地作出改變,而是使用它們的銳實力,以市場力量作威脅,迫使民間企業認同「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他認為這等同是製造另外一種「貿易障礙」,各國會意識到中國與自由世界的價值差異,失去了別國對中國大陸的尊重。 [caption id="attachment_16436" align="alignnone" width="785"]重兩岸或是新南向
藍綠陣營在處理台灣國際地位問題上最大的分歧,是重兩岸或是重區域。蔡英文政府提倡的「新南向政策」,嘗試在中國壓力下尋找多元化出路,謀求與其他國家合作。相對地,馬英九政府時,則主張與大陸維持良好關係,謀求兩岸經濟上的合作,不過有輿論憂慮這種做法會過份依賴大陸。 淡江大學學者黃兆年認為,過份看重大陸的「善意」,對台灣政治經濟的主體上,有一定程度的風險,分散經貿投資是台灣可以努力的方向。 他認為面對中國大陸崛起,美國、日本也承受著壓力,以東南亞地區、以至中國提倡「一帶一路」構想的沿線國家,也感受到中國對外經濟擴張帶來政治與主權上的疑慮,台灣或許能夠謀求與高些國家在經濟上有合作的空間。 [caption id="attachment_16434" align="alignnone" width="779"](Visited 36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