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工到人大代表的成長之路
陳勇曾在臨屋區、公共屋邨生活,了解草根階層民眾疾苦,後來成為社工,繼而投身政治;一直以來,為大眾服務都是他的的理想和追求,他表示未來除了繼續為國家發展建言獻策,亦會積極就香港議題作出建議和提案,履行好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職責。 [caption id="attachment_13423" align="alignnone" width="1000"] 陳勇在參加社區活動[/caption] 採訪伊始,第十三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界社團聯會(新社聯)理事長陳勇用孫中山先生一句話「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打開話題。他說,政治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東西,政治沒有那麼複雜,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就是為大眾服務。 一直以來,為大眾服務都是陳勇的理想和追求,他幼年移居香港,曾在臨時房屋區、公共屋邨生活,更了解中低層民眾的疾苦,在成長过程中,他對「眾人的事」越來越感興趣,大學畢業後,他如願成為了一名社會工作者,投身心儀已久的社會服務至今。 這種對於社區工作的熱忱、濃濃的家國情懷和對香港發自內心的熱愛,伴隨著陳勇一步步前行,讓他從一名普通的社工,慢慢成長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不過,在他看來,自己始終是一名社會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從來就沒有改變。 陳勇祖籍福建,爺爺因躲避戰亂,和當時很多華僑一樣「下南洋」。陳勇的父親在印尼長大,上世紀50年代才以歸國華僑的身份返回內地,在武漢讀大學,後來又分配至河南開封工作,而陳勇正是在開封出生。和許多漂泊海外的華人一樣,父親對「祖國」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受父輩熏陶,陳勇從小就有着濃厚的家國情。 流淌在血脈中的家國情 1984年,陳勇移居香港。剛來到香港時,日子過得十分艱苦,一家六口在青衣一個不足100呎的臨時房屋區裏生活,年僅15歲的陳勇,還要一邊讀中學,一邊在電子廠打工。即便如此,陳勇仍感覺十分滿足,他說,中國人講究團圓,一個家庭能生活在一起,齊齊整整,就算條件艱苦,但是感覺還是十分幸福。 在臨時房屋區居住,陳勇認識了很多社工,在社工的指導下,他加入了空氣污染關注小組,曾花三天三夜時間統計青衣煙囪數量及作排放記錄,並提交政府部門予以跟進。這段經歷讓他很受啟發,產生了當社工的願望。中學畢業後,他順利考入香港城市大學,開始攻讀社工專業。「我在社區裏受社工的影響很大,覺得能夠幫助到他人,並且當時社工的收入也不差,養家糊口不成問題,更堅定了自己想當社工的願望。」陳勇說。 在大學裏,陳勇依靠着心中的一腔熱火,搞活動,組莊結社,當國事會會長和校報中文編輯,不斷提升自己。不過,他也坦言,當時所處的環境裏有很多人與自己政見不同,包括很多老師都出身反對派。「雖然身處這種環境,自己也能夠保持對國家、對民族的深厚情感。」在陳勇看來,其中原因一半是因為後天的熏陶,另一半則是天生的基因,他知道自己的根源來自哪裏,因此天生就有着一顆中國心和濃濃的家國情懷。 投身社區工作服務社群 在大學中,陳勇積极參与各項社會活動,結識了前任民建聯主席譚耀宗。當時,譚耀宗經常到學校參加各項活動,陳勇負責接待,一來二去兩人很快結成忘年之交,再加上兩人的理念十分接近,在陳勇還沒畢業時候,就加入了民建聯,統籌新界西地區工作。隨後,因為幫助譚耀宗在新界南選舉,陳勇認識了另一位「政治恩師」,當時在同區選舉的新社聯會長張學明,陳勇同時幫助他們統籌選舉的工作。 後來,陳勇收到了新社聯的邀請,在徵得譚耀宗同意以後,他進入新社聯核心團隊,擔任副總幹事,幫助協助拓展會務。自此以後,陳勇開始了從政之路,他一邊幫助團隊開展選舉工作,一邊積極投入到社區工作中去。 「大學畢業之後,我也有其他的工作可以選擇,比如去社會福利署,或者去政府資助的青少年中心,薪資都還不錯,但是自己內心還是想為大眾服務,尤其是自己出身基層,很希望能夠幫中低層的市民謀福利。」陳勇說。 陳勇說,社區工作裏有很多概念,包括助人自助,幫助弱勢群體等,和民建聯、新社聯,包括很多前輩的做法都接近,在他看來,不管民建聯還是新社聯,大家都有着共同的理念,這也更加堅定了他參與團隊工作,同時在社區裏為市民服務的熱情。 [caption id="attachment_13425" align="alignnone" width="1000"] 前民建聯主席譚耀宗是陳勇的政治恩師[/caption] 從對手身上學到更多東西 憑著對社區工作的一腔熱火和練歷,陳勇慢慢地成為了一名出色的社工,他曾經擔任多項社團和政府公職,擔任過北區區議會議員,獲委任為太平紳士,獲得銅紫荊星章。一步步走過來,陳勇說,所取得的成就不僅是因為在社區工作中的投入很多,在對手身上獲得的啟發對自己的影響也十分大。「和你的對手去學,會學到更多的東西,因為他們對你肯定不會有保留,更加不會客氣。」陳勇說。 1999年,葵青區區議會選舉時,初次參選的陳勇挑戰梁耀忠。當時,他的經驗不足,資源也不及對手豐富,為了讓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陳勇就跟對手學習,基本上對手做什麼,他就跟著做雙倍。甚至有一次梁耀忠搞了個地區旅行團,陳勇就去報名參加滲透敵方陣地偷師。 「因為他當時是區議員兼立法會議員,有很多資源,旅行團搞得比我們多,那我們搞不了那麼多怎麼辦?我就讓義工幫忙去買兩張票,和他一起去參加這個旅行團。」陳勇回憶,在旅行團裏,領隊問有誰出來唱歌,他馬上出來唱,唱民建聯的戰歌《勝利雙手創》。旅行團舉行抽獎活動,抽中了同行的義工,他就把禮物拿回來,對街坊鄰居說:「我是民建聯陳勇,我捐出這份禮物大家再抽好不好」,當時就帶動起了街坊鄰居的熱情。 「這樣一來,梁耀忠先生的工作人員對我是很有意見,但是我認為這樣既合法,也合情合理。因為大家都是服務街坊鄰居,你可以服務,我也可以服務,最主要是街坊鄰居覺得我們是不是在真心為他們服務。」在陳勇看來,真正的優質民主就是大家互相比拚,拚誰能夠改善香港,拚誰能夠為香港的中長遠利益去出謀獻策,拚誰能更能夠真誠地為市民服務。 雖然陳勇在當時的葵青區區議會選舉中惜敗,但是隨著參與選舉的歷練,他從中收獲了很多,也更堅定了他不斷為民眾服務的心。後來,陳勇在事業上不斷突破,先後當選了新社聯理事長,民建聯副主席,並於2012年首次參選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他提出16字政綱「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動民主.促進和諧」,最終成功當選,其從政路進入新階段。 繼續為香港和內地搭好橋樑 在2017年12月結束的香港特區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會議上,陳勇以1651張選票,高票連任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對此,他感到既緊張又興奮,亦深知責任重大。他相信未來五年,無論是粵港澳大灣區,還是「一帶一路」,加上國家發展的推動,香港和國家的藍圖會很美好,成績會呈井噴式發展,而新一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工作亦會特別繁重,要發揮更大的作用,繼續做好國家和香港的溝通橋樑。 談及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陳勇說,自己與這個身份有著很深的緣分。原來,民建聯和新社聯內部都有成員擔任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數十年不斷貢獻社會,而陳勇在工作期間,一直協助人大和政協處理很多民生方面的問題,受前輩的感召,他對這方面的工作越來越有興趣。 「當前輩榮休的時候,他們就推薦我去參與人大的競選,我覺得自己比較幸運,第一次參選就能夠當選,這一次又能成功連任,所以非常感恩,但是我覺得這個並不是個人的榮光。」在陳勇看來,自己能夠當選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是整個愛國愛港陣營,尤其民建聯和新社聯長期服務國家,服務香港,溝通兩地的行為得到各界的認同,所以才能拿到這麼多的選票。 眼下,2018年全國兩會正在進行,陳勇為此也準備好了自己的提案,他說,過去五年在履職期間,自己對於人大代表工作、國家發展規劃及社會狀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未來除了繼續為國家發展建言獻策以外,亦會積極就香港議題作出建議和提案,履行好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職責,繼續為香港和內地搭好橋樑,努力作出新的、應有的貢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