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貿商會會長李秀恆接受《超訊》專訪,談及港商在改革開放中所發揮的作用以及角色的轉變,他表示,港商在改革開放四十年中扮演重要角色,未來香港要考慮怎麼樣發揮自己的優勢,跟內地多配合,共同把「蛋糕做大」。  [caption id="attachment_13239" align="alignnone" width="900"]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李秀恆[/caption]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永遠名譽會長、金寶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李秀恆是港商的標誌性人物,他於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創業,一路發展為身家百億的「鐘錶大王」,也是最早一批響應國家改革開放政策,到內地投資設廠的香港企業家,見證了香港在改革開放中角色的變化。日前,李秀恆接受《超訊》專訪,談及港商在改革開放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未來香港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港商揭開中國改革開放序幕  上世紀八十年代,李秀恆的鐘錶公司在香港生意很好,每年營業額達數百萬元,但是他仍然決定放眼內地,成為最早一批北上設廠的港商。李秀恆說,他觀察到內地有土地和人力資源優勢,於是決定在深圳及東莞設廠製作鐘錶部件裝配、生產工序,香港則轉移成設計、品牌推廣等高增值工業。  李秀恆回憶,改革開放初期,港商在內地遇到了很多困難。深圳還只是個人口僅三萬人的邊陲小鎮,李秀恆位於深圳坪山的工廠是建在耕地上的,沒有大路可以直達工地,所有設備都要放在手推車上,經過田基地,一部部地運進去。電力供應也時常「罷工」,發電機成為工廠開建時的標配。  當時,內地的資源較為短缺,原材料一時無法跟上,香港企業「多勞多得」的模式和內地以往「定額」工資模式也產生了矛盾,港商北上經歷了一段磨合期。不過,這些困難很快就得到了解決。「深圳處處都在動工、到處都塵土飛揚。」李秀恆說,當時在深圳設廠,兩三百元就能請到一位工人,而到現在,員工工資已經漲到幾千,側面折射出內地飛快的經濟增速。   從1987年在深圳坪山投資建廠,到1997年香港回歸,這十年是李秀恆的鐘錶公司的黃金時代,是香港工業的巔峰時期,也是港商從改革開放中收益較多的時期。根據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一份有關香港製造業發展趨勢的調查報告,從事製造業的港商,在向內地遷移後,很多從原本的小廠,迅速發展成為在內地擁有數千員工的大規模生產基地。  在改革開放初期,港商扮演了拓荒者的角色。據商務部的統計表明,港澳投資曾一度佔到內地吸收外資總額的80%以上。以李秀恆為代表的港商率先北上設廠,揭開了中國引進外資的序幕。也正是這些港商能夠在改革開放初期不計得失,經歷了重重困難,承擔了種種風險,走了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報國之路,改革開放才能在短短二、三十年間取得如此驚人的成就。  不過,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港商的角色逐漸發生轉變。在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和香港工業開始下滑的情勢下,李秀恆的鐘錶生意遇到了嚴峻的挑戰,曾經不愁訂單的他面對着訂單量的不斷下滑。在內地,一大批國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快速興起,也開始生產鐘錶。雖然李秀恆選擇了向鐘錶高端化方向轉移,但高端鐘錶的市場規模要小很多。  看到了這個趨勢以後,李秀恆果斷採用分散投資的方法,開始在香港投資工廈,進行裝修改造,或出租,或做酒店運營。「隨著內地經濟的崛起,香港和內地的經濟關係也發生了轉變,靠著勞動密集型產業興起的香港工業劣勢盡顯,香港經濟開始由工業主導轉向金融、旅遊、娛樂、教育、醫療等服務業為主導。」李秀恆說。  香港的角色在發生轉變  受到改革開放的影響,服務業代替工業成為香港經濟的主導,這在李秀恆看來,是經濟發展的一種體現。「這是全球的一種經濟現象,社會要進步,老百姓生活水平要提高,就會有一個轉變,要做高增值的部分。」  「談到香港在改革開放中的角色,可以分四個階段來看。」李秀恆說,第一個階段是在改革開放的初期,香港扮演了領導者的角色,他說,那個時候的港商在一定程度上帶領了國家經濟的增長,包括在內地投資建廠,一些扶貧的措施以及帶領國家的產品走向世界等,香港在其中擔當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第二個階段是在香港回歸以後,李秀恆說,隨著國家的進步,內地市場的逐步開放,制度的健全,內地無論是民營企業還是國有企業,都逐步壯大起來。「那個時候我們跟內地的關係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種合作的關係。香港去內地投資,不再局限於工業,房地產、金融以及教育醫療都有,同時內地也來香港投資,做得很不錯。」李秀恆說。  第三個階段始於回歸後十年,在李秀恆看來,隨著國內經濟一步一步爬升,國家實力一天天的強大,變成了香港開始要配合國家的發展。「現在是國家來主導我們香港的經濟發展,國家有什麼需要,我們香港就配合。以我們的長處,來幫助國家、配合國家來開發。改革開放到現在,香港的角色發生了轉變,由主導變成了配合。」李秀恆說。  在李秀恆看來,第四個階段中國將會領導全世界,中國的車開得很快,載客量也多,全世界都希望搭上這趟車。他說,中國的經濟壯大,雖然香港的貢獻在其中的比例降低了,但是所佔的量還是很大的,並且向高增值方向發展,這是對香港有利的。  不過,李秀恆表示,現在香港人面臨著一定的危機。未來內地的企業、外國的企業進來香港,可能會取得香港人在香港的領導地位,香港的商人,香港的金融界以及香港的年輕人,如果不努力創新,不發奮圖強,不利用有利的平台來更進一步的發展,那麼地位很可能會被取代。「香港應抓緊『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發展機遇,和內地多配合,而不是只把眼光盯著競爭,要考慮應該怎麼樣發揮香港的優勢,特別是在服務領域。」李秀恆說。   「香港本身的經營環境也好,體系也好,絕對是一個非常理想的金融貿易中心,這個我看不到短時間有任何一個地方可以取代香港的地位,香港一定在未來會更繁榮,發展得更好。」李秀恆說。   
]]]]> ]]>

(Visited 110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