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問題,究竟是青年本身出了問題?還是社會發展有問題,而青年問題只是社會結構性問題的回聲?    [caption id="attachment_12624" align="alignnone" width="800"]

香港青年積極參與街頭運動[/caption] 五年來, 香港爆發的比較大型的街頭運動, 如反國民教育科、佔領中環運動以及反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等,都是青年人做主力,雖然背後有某些政治力量參與支持,但無可置疑的是當局的青年政策的失效,要付上一定的責任。  中國大陸不少研究香港的學者,亦指出回歸以來,港府的青年政策是失敗的,導致出現青年問題;香港是回歸了,但香港青年的心卻沒有回歸。青年問題,究竟是青年本身出了問題?還是社會發展有問題,而青年問題只是社會結構性問題的回聲?  香港政府的青年政策存在已久,可以追溯到半個世紀前殖民地時期。  港英時期的青年政策  1967年,香港發生六七暴動,時值中國大陸的文化革命進行得如火如荼。年輕人踴躍參與六七暴動,並成為暴動主力,港英政府出動軍警鎮壓,多人入獄。青年問題亦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中,首次走進當局者的視野。  當時的殖民地政府報告書把暴動問題歸咎年輕人「缺乏適當的康樂活動」,旺盛精力無處發洩,才參與街頭暴動。因此建議舉辦「新潮舞會」讓年輕人參加,並在各個社區設立青年中心,提供多樣化的活動給年輕人。  港英時的青年政策主要是防止年輕人參與政治,避免社會秩序受干擾,缺乏系統性和連貫性,只為因應時下的社會問題。回歸後的香港政治形勢跟殖民時期不可同日而言,港府的青年政策亦做了調整,但似乎遠遠跟不上變化。  林鄭月娥出任特首後,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真正以青年為核心的青年政策,有意重點處理青年問題,在四位特首中,可算是第一位。  去年10月份林鄭發表首份施政報告時提出青年政策,制訂「三業三政」方針,關注青年人的學業、就業及置業,並鼓勵青年議政、論政及參政。  11月,當局即相繼推出三個聚焦青年發展前途的措施,充分顯示林鄭雷厲風行的一面。三項措施包括改組中央政策組,易名為「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高薪招聘年輕人參與政策研究及統籌跨局政策工作;把青年事務委員會改為「青年發展委員會」,加強政策統籌及部門協作,又推「委員自薦試行計劃」,鼓勵青年加入諮詢架構;另設「青年共享空間計劃」,與商界合作推出工廈和商廈單位,以低於市價的水平租賃予青年人創業。  其中以改組中策組,高薪招聘約30位青年參與政策研究最受關注。  中策組屢屢掀起爭議  中策組,做為香港政府部門之一,被視為特區政府智囊機構,但其職權究竟涵蓋到甚麼範圍,發揮了多大的智囊作用, 經常激發爭論。  港督衛奕信於1989年成立中策組,由全職顧問和非全職顧問組成,主要職能是向港督、布政司(後改為政務司)和財政司提供政策意見。回歸後,中策組沿用舊制,繼續成為特區政府最高智囊機構。  [caption id="attachment_12625" align="alignright" width="193"]
前中策組首席顧問邵善波[/caption] 但近年獲委入中策組者絕大多數都來自商界和建制派,其中不少是「富二代」、「政商二代」, 予人政治分贓的感覺。而中策組首席顧問邵善波曾高調提出擴權建議,指中策組應加強監察網上民意,以及收回近400個諮詢委員會的任命權,引起極大爭議。  邵善波定位中策組為「政策參謀部」、「是政府的工具,從來都不是獨立、不是中立的」、「政府有必要參與輿論活動,鼓動民意,否則只是捱打」。林鄭月娥任政務司司長時,將中策組定位為「與政府各個局合作做研究的智囊」。  任特首後,林鄭即對中策組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以往不時引發爭議的中策組,將走入歷史, 變成以大批青年人為主的「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  他們的個人薪水由港幣三萬至九萬多元不等,惹來熱議。畢竟港人的收入中位數只有約一萬五千港元, 這批青年研究員的薪水遠遠高於收入中位數。  但算下來,其實一個月政府只是多花150萬左右,一年下來總共才1800萬,相對於港府年度財政開支4500億元,這只是一筆很小的小錢。  不過,所謂的青年人,究竟指的是哪個年齡層?  多大才算是「青年」?  不同國家或組織對青年的定義都有異,其下限和上限並不一致,如中國國家統計局視15-34歲為青年,新加坡則界定為15-30歲,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則認為16-45周歲才是青年。  香港是一個世俗的社會,不太喜歡給事物定義,過得去就行。何謂青年,香港官方也從來沒有過一個清晰的定義,當然我們還是可以從香港一個大型的以表掦青年人為主題的十大傑出青年選舉(Ten Outstanding Young Persons Selection)活動,窺見香港社會如何界定青年。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Junior Chamber International Hong Kong)於1970年創辦這個選舉,旨在表揚在工作上有卓越表現及對社會有貢獻,年齡介乎21至40歲的香港青年。  21至40歲,是社會可以廣泛接受的青年定義。十大傑出青年選舉每年都有舉行,在香港已經持續了近五十年。  相信林鄭的青年政策,針對的也是這個年齡層的人群。  今次改組,如能成功把青年人的聲音帶入,絕對會給決策者帶來思想上的新的衝擊。港府施政如能在年輕族群中得到較多支持,這筆錢當然值得花,就算沒有甚麼效果,其實損失也不大。  至於這批初出茅廬的青年,是否有足夠的實踐經驗和理論能力可以穿透香港複雜多元的社會問題,抓住香港社會的脈動,並將之化為對港府決策層的政策建議,有待塵埃落定之後,才能觀察得到。  青年出路窄怨氣沖天  政府早前刊出招聘廣告後,陸陸續續收到求職信。廣告本身並沒有列明請的是年輕人,因為在香港,請人廣告指定年齡涉及歧視。但政府有關人員,甚至特首林鄭在公開場合也點明中策組要招聘的是年輕人。  截至11月底,共收1918份申請,其中1314份申請擔任「政策及項目統籌主任」,604份申請「高級政策及項目統籌主任」。現已進入選人面試階段。  當然,香港青年人口有百多萬之眾,招聘其中數十位入政府工作,給予高薪,只是帶出了港府重視青年人意見與發展的意向,實際上並從没有根本上解決青年人面對的問題與困境。要解決年輕人面對的普遍問題,還是要從香港目前的產業多元化著手,如港府政策只側重於金融與地產,青年人出路狹窄,自然不免怨氣沖天。  另一方面,政制改革方面的推動也是港府應著力之處,如果特區的話語權全由建制派壟斷,非建制派的青年人缺乏政治表達渠道,也難免以街頭運動形式介入政治,衝擊現有體制。   
]]]]> ]]>

(Visited 94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