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船」之爭衝擊中韓關係
「漁船」之爭多次造成人員傷亡
2011年12月12日,一中國漁船船長涉嫌刺死一韓國海警;2014年10月10一中國漁船船長在與韓國海警的對峙過程中腹部中槍後在海警被送往醫院的途中不治身亡。這兩起事件較之其他漁船糾紛都更為嚴重,經過新聞媒體的報導,加之雙方國民情緒上的波動起伏的影響,對兩國外交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特別是兩國媒體的報導使兩國的國民站在了完全的對立面。韓國媒體稱中國漁民「暴力抗法猶如海盜」;而中國方面則有人認為韓國為了應對中國漁船出動艦艇和直升機則明顯是過激行為,有點荒謬,而且動輒幾十萬的罰款和抓人,沒收漁船,執法很不規範。韓方強調,沒有強力的制裁,就沒法保護韓國漁場及其漁民。隨著雙方矛盾的加劇,中國互聯網上網民呼籲廢除《中韓漁業協定》的呼聲越來越高。而韓國方面在打擊力度上並未有任何懈怠之處。特別是2011年12月26日,韓國政府公佈「根除中國漁船非法捕撈綜合對策」,除了增加海警各項配備外,還允許海警在取締中國漁民非法活動時開槍。當天韓國政府和國會一致決定,在2016年前總共投入政府資金用於加強打擊非法捕撈活動,其中2012年需要的1084億韓元將在年末的國會中劃撥。 如此這般的你來我往,在中國漁船無法杜絕跨界捕撈的情況下,每一次相關事件的後續報導都會加劇中韓兩國部分國民之間的彼此厭惡感。涉及人員性命傷亡的事件,經過報導和發酵已成為了中韓兩國之間的一個嚴重的外交課題。看似普通的「漁船」之爭,已經到了兩國領導人會面時需要議及的地步。 為此,我們需要找到對問題的根本性認識,那就是兩國對於海洋牧場的規範經營與有效合作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誠然,中國人口眾多,沿海海岸線數倍於韓國,中國人民對於海產品的需求也是十分巨大的。傳統漁民靠捕撈為生,但過分追求經濟利益,在捕撈方式和捕撈程度上都造成了近海海洋漁業資源的枯竭。中國漁船使用的捕魚網網孔過小,對於海洋漁業生態來說是不利的,加之捕撈過度,造成近海一帶漁資源枯竭,特別是中國近海的污染更是使中國漁業資源到了雪上加霜的地步。這就使得一些漁民不得不到更遠的地方去進行捕撈作業,而另一邊的韓國專屬海域漁業資源較之中國一方就要好得多,漁民可以較容易的獲得大量的資源。中國漁船跨界捕撈的原因
緩解中韓之間「漁船」之爭,中國方面如何改善近海海洋生態環境是首要任務。根據中國公佈的《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所知,中國近海的海洋生態環境污染已是全軍覆沒。從北至南,中國近海的重金屬污染無處不在。而中國的渤海灣更是幾成死海,海洋生態環境惡劣,大部分生物消失甚至沒有生物。世世代代生活海邊的漁民成為最大的受害人。 面對本身需求巨大的國內市場,改善近海海洋生態環境是解決中韓兩國「漁船」之爭的關鍵之一。科學的經營海洋牧場,同時與韓國方面加強聯繫與對話,保持雙方在海洋執法過程中的交流,儘量使執法規範和諧,不造成負面影響。隨著中韓關係的進一步發展,中國國民對於韓國認識的加深,任何涉及到韓國的話題都可以很快的轉入中國人的視線之中。因此,兩國加強在海洋資源開發和海洋牧場經營上的合作有利於兩國關係的向好。媒體之間也要加強交流與合作,避免致使兩國國民關係惡化的情況發生。 最後,依然需要指出的是中國政府對本國近海環境的治理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這也是中韓兩國的合作在未來彼此共同開發和經營海洋牧場的必須條件。中國有句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面對問題,中韓之間依然需要對彼此有更多的瞭解與有效的合作。韓中兩國是隔海的鄰國,兩國應為兩國的友好關係和和諧的框架下,政府和民間共同努力尋找雙贏的海洋資源的保護和開發的方案。■]]]]> ]]>(Visited 42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