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應如何處理中美關係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中美之間的實力平衡發生了一些有利於中國的變化。這些變化導致中美雙邊關係出現一些新的特徵,促使中國外交政策更加積極進取,也引發了亞太地區各種戰略和安全關係的急劇變化。很顯然,中美關係進入一個新時代,面臨一個新轉折點。如何在這種新的背景下處理中美關係,對於中國來說,依然是一個具有高度戰略性的問題。從很多方面來說,美國依然是可能影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一個總體上穩定的中美關係對中國來說依然至關重要。在中美關係大體穩定的前提下,中國在全球擴展影響力才會有更有利的國際環境,並繼續推行體系內崛起;在亞太和中國周邊地區,中國可考慮加大力度積極奉行「以合作求競爭 」的地區戰略, 並著力推進「精細外交」,更好地實現中國在亞洲的戰略和政治安全利益。
對中國來說,如何處理中美在亞太地區的安全關係是重中之重。毋庸諱言也不用贅述,塑造有利於中國的中美關係最終取決於兩個大國之間的實力對比,隨著中國經濟和軍事實力不斷發展,中美之間的實力差距只會越來越小,並對中美關係逐步發生絕對性影響。同時,就政策的基本出發點來說,中國堅持努力維繫中美關係總體穩定的政策依然是可取的。就像中國領導人所說,有一千個理由要把中美關係搞好,沒有一個理由要把中美關係搞壞。
以合作求競爭
亞太地區在戰略和安全領域美國的主導地位是既成事實,而且在地區範圍內除了個別國家比如柬埔寨和老撾跟中國關係還有一些親中的姿態外,其他國家都在不同程度上支持美國延續其地區主導地位,不希望看到地區秩序的急劇動蕩,也沒有準備好接受以中國爲主導的地區秩序。
「以合作求競爭」在當前的地區形勢下,應該是最可取的政策選項。在此,有必要區分「 以合作求競爭 」戰略與常提及的「 既合作又競爭」的戰略。前者在幾乎所有政策領域推動與地區國家全方位的合作,爭取更好的長遠戰略地位。後者是在一些領域强調合作而在另一些領域採取競爭的手段。
在「以合作求競爭 」的戰略框架下,中國努力與其他大國保持基本穩定的關係,淡化與鄰國的領土主權和海洋爭議,通過默許現狀和推進合作來減少與其他申索國的矛盾和摩擦,從而達到避免或緩解與美國等其他大國在戰略上的直接對抗的目的。中國積極尋求改善與各個國家的雙邊關係,積極參與地區多邊機制和非傳統安全合作項目,爲鄰國提供優惠貸款和援助支持,通過拓展貿易和投資關係,建立次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簽署自由貿易協議。事實上,中國在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到21世紀第一個十年末期大概十來年的時間在一定程度上嘗試過這一戰略,雖然那個時候沒有明確這樣提出來。
正是由於這段時期「以合作求競爭 」戰略的實施,中國在東亞的外交、政治和戰略影響力才顯著增强,到大概十年前甚至有些學者認爲,以中國爲中心的地區秩序正在形成,給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主導地位帶來嚴峻挑戰。
「以合作求競爭 」戰略的成效還體現在中國對亞太地區可能出現的多邊鬆散戰略聯盟或准聯盟的有效應對。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地區較有實力的國家,主要是日本、印度和澳洲,對中國的快速崛起心懷疑慮,總是想方設法對中國進行防範,「民主國家聯盟」的倡議就是其中的一個戰略規劃。但是,在很長時期,次類倡議基本上停留在計劃階段,實質性的行動寥寥可數。中國的「以合作求競爭 」戰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他們以小多變的方式聯合或結盟對抗中國。
精細外交
在注重大口號和大行動的同時,中國的周邊外交現在急需關注的一些小的領域和很多具體的做法,對外事務的處理需要更加精細。舉兩個例子。過去二十多年來,中國給東南亞國家提供了許多政府獎學金名額,以加强中國與地區國家的教育交流和合作。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獎學金在東南亞國家發放和分配沒有明確的制度,最後導致很多獎學金提供給了這些國家的華裔子弟,當地的主體族裔的學生沒有機會。許多這些華裔子弟其實在經濟能力方面並不一定需要中國提供的獎學金。另外,近年來中國在東南亞的投資和承包工程項目不斷增加,但是除了新加坡之外,東南亞國家對中國投資企業在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方面,包括勞工和就業、環保、腐敗、影響民生以及尊重當地社會文化習俗等,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怨言,與歐美和日韓在地區國家的投資形成比較大的反差。這個問題與東南亞國家自己國內一些規章制度不健全、國家治理存在很多漏洞有直接關係,但是其他主要投資來源國由於它們自己國內的監管機制健全、有效,能够極大限度地約束它們本國的企業在東南亞更好地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中國現在需要在規範和監管海外投資企業方面加强力度,統一國內現存的條條磈磈監管機制,儘量爭取中國在周邊國家的投資獲得當地社會和民衆的好感和積極支持,使商貿投資成爲中國在亞太地區發展軟實力更有效的政策工具。
周邊事務中此類需要更加精細化處理的問題還有很多,包括與地區國家非執政政治勢力和公民社會打交道,如何讓中國的一些援助項目與當地的民生需求更好地結合,如何用更慎重、更細膩的方式與華裔社團和商會互動,如何更有效地實施社會文化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等等。中國需要對諸如此類的問題做一個系統的調查和總結,在「精細外交」上下更多的功夫。「 精細外交 」做得好,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周邊國家的社會和民衆以更正面和積極的態度看待中國,爲中國在周邊國家更多地贏得民心,從而使得中國在周邊地區面對美國的戰略壓力時有更大的迴旋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