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滿足遊客的商業需求,曼谷唐人街原本的中國歷史傳統風貌已漸被商業取代,許多唐人街建築被推倒重建,可能蓋成辦公樓或酒店。有民間人士發起保護唐人街的活動,希望城市規劃者多聽取當地居民的意見。

建筑工人在施工,其背后是新建的唐人街社區

最近,在曼谷唐人街Nana巷的藝術畫廊ChoWhy舉辦一場以「ByeByeChinatown」為主題的攝影展覽。ChoWhy是由四位長期駐紮曼谷的外國籍工作者創辦,我採訪了其中一位曾在聯合國工作的創始人David Fernandez。他來自西班牙,在曼谷已經七年多,一直關注曼谷唐人街的發展。這次以「ByeByeChinatown」為題,集合20多位專業和業餘攝影師對唐人街的觀察,開設了這個畫展,希望透過影像,吸引大家對唐人街的關注。

唐人街租金上漲 文化被商業取代

「住在Nana巷附近的很多商戶都已搬出去,你可以看到,他們門戶緊閉,門上只掛著『出租』的牌子。因為這裏租金越來越高,他們受不了。」David說,唐人街原本是早期漂洋過海來曼谷的華人根據地,承襲了一代代華人的奮鬥歷史。然後,經過幾代發展,現在為了滿足遊客商業需求,唐人街原本的中國歷史傳統風貌已漸被商業取代。

David說,最近ChoWhy藝術走廊所在的Nana巷開了幾家新酒吧,他們取代了原本當地居民的位置,在此謀生。我採訪了「8號」酒吧旅館的老闆李進興,他是泰國人,會說一點點中文,因為他的爺爺來自中國福建。他家就住在唐人街,對唐人街的一切都很了解。他說,這裏的租金不便宜,不過他還是選擇在這裏開酒吧,「因為我知道唐人街是中國文化沉澱的代表,雖然它在慢慢消失,但是我希望8號可以喚醒大家對中國文化的記憶。」8號酒吧內的陳設風格、菜單樣式都沿襲中國。有趣的是,老闆還特別給客人們準備了白兔奶糖,他說,很多泰華後代看到白兔奶糖都很欣喜,因為這塊奶糖就像是通關密語,看到它,瞬間可以get到中國文化的某種象徵。

ChoWhy畫廊的David很關注唐人街的發展

泰籍華人蘇旭明「推倒」唐人街

經David介紹,我報團參加了ChoWhy與BangkokVanguard 旅行社聯合舉辦的「Bye Bye Chinatown Walking Tour」。在我們一行人中,除了我是唯一的中國人,其他都來自歐美、日韓、越南及泰國的遊客。他們有的是聯合國毒品犯罪科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工作人員,也有從事數據研究分析的外籍職員,還有泰國政府工作人員,甚至還有中日關係部門的前員工。與他們一起加入探索唐人街變遷,既感到幸運,又有些失望。幸運的是還有一個中國人對中國人在曼谷的發源地有所興趣,另一方面又想到世界各國的人都在關注唐人街,甚至付諸行動保護唐人街歷史文化,但中國人在此事上卻是失職,甚至,在極力摧毀這片根據地的「劊子手」竟然是出生於唐人街的泰籍華人——號稱是「泰國酒王」的象牌啤酒創始人蘇旭明。

BangkokVanguard旅行社創始人Micheal帶著我們從沿著Saphan Lek —— Wong Nakhon Kasem —— Charoen Chai ——  Soi Nana 路線行走。這也是曼谷唐人街的基本輪廓:以耀華力路為中心,向南北擴散,包含從河岸一直到石龍軍路。在我們經過的途中,看到許多唐人街建築已被推倒重建,可能蓋成辦公樓,或者酒店。而在Wong Nakhon Kasem社區內的住戶基本全被清空,社區內一片冷清,偶有幾輛送貨車經過。據說,這裏的原住民房屋已全被蘇旭明旗下的TCC置業購買,共斥資65億泰銖。很多人擔心,蘇旭明要把這裏打造成第二個曼谷著名的摩天輪景區Asiatique。清一色的公寓、酒店、大商場,純商業化,再也看不到半點中國歷史的印記。「很難想像,再過五年後,唐人街被星巴克、肯德基、麥當勞等國際餐飲佔領,那時候的唐人街還會是唐人街嗎?」Micheal不無擔憂地說。

此外,曼谷市政府為了開設華南彭地鐵站延伸路線,在唐人街大舉動工,地鐵出口直接設在唐人街市中心的歷史寺廟龍蓮寺,據說,市政府還將以龍蓮寺地鐵站為中心,建設地下商場,卻遭到附近居民反對。據悉,在附近大約有60戶人家世世代代生活於此,他們靠賣香燭紙和其他商品維生。但現在他們擔心被開發商驅逐,失去幾代人一直居住的家。

保護唐人街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們無能為力,」一位在唐人街龍蓮寺附近賣麵條的92歲老人Thanuan Amnueilap說。「如果他們要我們離開,我們必須離開,」Thanuan說,因為他們的土地屬於曼谷市長掌管的慈善機構,當地住戶並不擁有土地所有權。

「我不知道通過我們的畫展能不能引起曼谷市政府的注意,但是,我希望通過這一點努力,凝聚更多的力量,讓更多人一起行動,保護唐人街。」在採訪時,我一直追問David該如何做,才能讓唐人街不消失,David表示無解,只能寄希望於每一份小小的努力。

據了解,在唐人街有許多7000多座建築物屬於文物古跡,但政府只列出26個,簡直是相差甚遠。

一直以來,曼谷法政大學建築系教授Yongtanit Pimonsathean曾花費數年時間游說政府維護中國城的歷史建築。但是,要讓城市規劃者聽取當地居民的意見,而不是開發商的意見,這非常困難,因為背後牽扯的利益龐雜。對於這些居住在唐人街的住民來說,那是祖輩留下的家,但在曼谷城市規劃委員會眼裏,這些草根人物根本不值一提,更不用說去了解他們的心聲。

「泰國更多的是保護寺廟,而不是公共財產,比如店屋或市場,」Yongtanit教授說。他建議,唐人街的社區應該聯合起來,一方面向政府聲明所在房屋的歷史價值,以防止被拆遷;另一方面,即使被拆遷,也得與政府談判,提升房屋價值,讓自己接下去的生活有所保障。

在採訪結束後,我突然覺得,曼谷唐人街的推倒、重建,抑或保留這些歷史建築以及保護原住民的生活環境,把它們作為中國文化的象徵以供瞻仰,這就像是一場現代商業與傳統文化的碰撞,甚至是對抗,也許居住於此的老居民們無法與強大的商業發展匹敵,但至少他們還有力量可以抵抗,還可以合力守住他們想守護的房屋,生活,甚至文化。即使知道那是一場持久戰,即使最終會宣告失敗,但總得努力。

 

(Visited 52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