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黨勢力微弱,執政的自民黨黨內也無法出現在過去肯定會存在的非主流反對派;而這幾年東亞安全形勢持續不斷緊張也給了安倍晉三的保守政治姿態存在的理由,大部分選民都接受安倍對安全的強調和正常化日本的努力。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到2017年5月28日,連2006年安倍第一次內閣的時間一起算,安倍晉三的首相在任時間已經達到了1981天,超過了小泉純一郎而成為戰後執政時間第三長的首相,算上戰前也能排到第五位。

安倍還在試圖將自民黨總裁只能連續兩個三年任期的規定修改為能夠連續三個任期。如果得到自民黨承認的話,安倍晉三就有可能一直執政到2021年9月。這樣他將在2019年8月23日執政2798天,和他叔父佐藤榮作並列為戰後冠軍;而在2019年11月19日執政2886天,和桂太郎並列成為日本歷史上執政時間最長的日本首相。

其實即便在議會民主制國家長期連續執政的首相也有,過去英國的戴卓爾和現在德國的默克爾執政都超過了十年。但日本首相任期大多不長,一般在三年左右,在小泉純一郎之後甚至還發生了連續六年每年換一位首相的怪事。而現在安倍晉三的地位空前穩固,雖然接連出現了森友學園和加計學園這兩個醜聞,再加上和安倍走得很近的記者山口敬之涉嫌準強姦卻在逮捕前被釋放的醜聞,如果是前幾屆內閣,這些醜聞裏的任何一個都能使得內閣倒台,但安倍內閣卻沒有受到影響,也看不出會受什麼影響的樣子。

自民黨一黨獨大,有人歸咎於在野黨勢力過於弱小,但實際上這不是主要原因。自民黨從1955年結黨之後幾乎一直是獨大的執政黨。在這六十多年中,在野黨除了在1993年8月和2009年9月兩次奪得過政權之外,對自民黨沒有形成過威脅。

日本有些特殊國情使得只有自民黨才能執政,其餘黨派參加了執政甚至都會面臨消亡的危險。這不但是因為長期的執政使得自民黨擁有大量通曉行政經驗的人才,還因為只有自民黨所代表的保守勢力才能面對一個很古怪的頭疼問題,也就是自衛隊和和平憲法的關係問題。除自民黨外的幾乎所有在野黨都對自衛隊的位置有懷疑,使得執政非常困難,這是一個面對現實還是堅持信念的兩難悖論。所以原來的社會黨因為曾和自民黨組成過一次聯立政權就消亡了,而2009年開始執掌了三年政權的民進黨也不得不把黨名改成現在的「民進黨」。

自民黨內沒有人能挑戰安倍

安倍強勢的原因在於自民黨內沒有人能夠挑戰安倍晉三。安倍晉三在2006年曾經擔任過自民黨總裁,由於經驗不足而表現極差,最後因為在2007年參議院大選中慘敗而以身體健康的理由辭職下台。安倍在重新上台之後充分吸取了上次的經驗教訓,首先內閣再不像上次那樣是「朋友俱樂部」了,而是「五湖四海」,即使有些歷史恩怨,只要能增大內閣支持率也堅決使用。安倍晉三在競選自民黨總裁時的對手石破茂就是這樣,先是任命他為自民黨幹事長,後來又起用為負責地方活性化的國務大臣。其次是讓內閣成員們管好自己的嘴,不要因為禍從口出而招致無法收拾,日本的傳媒是有自由主義傳統的,抓住了某位內閣成員的一句話掀翻一個內閣是常有的事。

當然,這次安倍內閣所處的周圍國際環境對日本的壓力和安倍對於這種壓力的巧妙利用對於安倍內閣的安定化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還有一條重要的理由,就是日本選舉制度的改革和自民黨內派閥勢力的衰退使得在自民黨內也無人能夠對安倍的地位形成挑戰。

說起來自民黨是在1955年由原自由黨和原民主黨合併而成,但實際上走到了合併那個時間點的原自由黨和原民主黨已經是各自經歷了非常複雜的合縱連橫的過程,裏面有無數個黨派的產生和消亡,這些黨派在後來的自民黨裏就以「派閥」的形式存在了下來,與其說自民黨是一個政黨還不如說是一個叫「派閥」的黨派集合體,他們的政治共識幾乎只有修改憲法這一點。所以雖然總的看起來自民黨是一個保守黨派,但內部的政治觀點五花八門,代表了日本社會的各個利益集團。

自民黨的這個鬆散結構反而使得自民黨長期處在一黨執政的狀態卻沒有出現大的政策性錯誤。這是因為自民黨內代表各方利益的派閥都有,當自民黨就某個具體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時,實際上已經在黨內完成了平衡工作,各方面的利益都得到了保障。雖然是一黨執政,但這一個黨就已經完成了一般國家議會的職能。

當時日本的中選舉區選舉制度也支持了自民黨的派閥,所謂「中選舉區」就是一個選舉區可以選出若干名議員,這樣一個政黨可以在一個選舉區推出若干名候選人,自民黨就是這樣。當時的自民黨中央並不負責選舉事宜,而是由各派閥自己經辦。推舉候選人、聚斂選舉用資金、動員選民都是各派閥獨立進行,和中央沒有關係。這樣各派閥在黨內的地位都是平等的,說話用不著看黨內主流派的臉色。在黨內要達成共識時憑人數說話,而各派閥人數的多少就看各派閥能選上多少國會議員,換句話說就是選舉政治資金的強弱或者乾脆說就是各派閥老大的斂錢能力。

自民黨歷史上存在過的最強大派閥是田中角榮的「田中派」,在1972年成立的時候就有眾參兩院議員81人,1980年發展到99人,1984年更是擴展到了118人。這樣自民黨所形成的共識肯定帶有最濃厚的田中色彩,但因為田中派從來沒有佔到過自民黨議席的半數以上,所以自民黨的共識也要採取其他派閥的意見,田中派並不能搞一言堂,自民黨內的民主空間還是很大。

這種派閥制度也是「金權政治」的溫床。在田中角榮因為洛克希德受賄案下台之後,派閥就成為了自民黨的負面遺產,形象很不好。自民黨一直在努力解消派閥,甚至改革了選舉制度,從中選舉區改為一個選舉區只選出一名議員的小選舉區,這樣在選舉時各黨的政策就成了選民注意的對象,同時也改革了政治獻金制度,只有政黨才能接受團體獻金,議員個人只能接受零散的個人小額現金,把財政大權收回到了黨中央手裏。

政治獻金制度改革消解了派閥

現在自民黨內已經不存在過去意義上的派閥了,現在的派閥僅僅是一個友誼俱樂部,談得來的朋友聚會的場所。派閥的領導人也只是一個俱樂部經理,過去派閥所承擔的斂錢、發現和培養新人以及選舉事項全部由黨中央負責。中央的權力已經大到了未曾有過的地步,只要中央沒犯下致命的錯誤就沒有人能夠反對中央,否則下一次選舉見分曉。中央對於不聽話的議員的大殺器就是:「下次選舉不推薦」,沒有了黨的推薦還怎麼參加選舉?

安倍現在就是處於這麼一個有力的地位:在野黨勢力微弱,黨內也無法出現在過去肯定會存在的非主流反對派,因為安倍晉三和黨幹事長二階俊博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對於安倍晉三來說,和二階俊博保持良好的關係既可以保持一個和中國交流的管道,又可以加強對黨內的控制,一舉兩得。

本身這幾年東亞安全形的勢持續不斷緊張就給了安倍晉三的保守政治姿態存在的理由,大部分選民都能夠接受安倍晉三對安全的強調和正常化日本的努力,這樣在野黨的反對就不構成對自民黨政權的威脅。同時自民黨內因為回應日本社會的呼籲而努力消除派閥的初見成效也使得黨內的反對勢力難以組成,甚至連反對意見都難以啟齒,從而形成了某種程度上的安倍獨裁統治。

很有趣,自民黨在關上了一扇通向腐敗之門的同時卻開啟了一扇通向獨裁之門。

(Visited 31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