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從建國開始就施行種族政治,令無論哪個種族都受種族政治影響。政黨炒作族群情緒的手法多種多樣,而不同族群有不同語種媒體,媒體亦樂於渲染種族情緒,加深了華人與馬來人之間的偏見與誤解,使種族社會更鞏固。

馬來西亞施行種族政治

馬來西亞大約2800多萬人口,其中大約700多萬爲華人,約佔整個馬來西亞人口24%,而馬來人屬最大族群,約佔總人口68%,印度裔爲8%,其餘爲其他族群。

馬來西亞從建國開始,就施行種族政治,種族政治對生活在這片土地的馬來西亞人來說,無論華人,馬來人還是印度人,都受其深刻影響。

對華人來說,在馬來西亞建國半個世紀以來,種族政治究竟對華人社會産生了怎樣的影響?以下從華人政黨,華人教育,華文媒體,以及華人信仰來闡述種族政治對華人社會的影響。

華人政黨,從建國組建執政黨聯盟國陣時,以種族劃分的政治統治形態就已形成,巫統是維護馬來人政治權益的政黨;馬華是維護華人權益的政黨;國大黨是維護印度人政治權益的政黨。50年過去,種族政治政黨還是馬來西亞政治主流,並且越發堅挺。如今執政黨聯盟還是國陣,目前有13個成員党,而在野黨聯盟,主要包括公正黨、行動党以及剛剛成立的新黨誠信黨,在野黨的訴求是族群公正平等人權民主,努力想使馬來西亞脫離種族政治的枷鎖,但在野黨在面對政治利益和選票時,同樣和執政黨一樣,利用族群情緒,獲得選票。

 

馬來人與華人相互産生敵意

政黨炒作族群情緒的手法多種多樣,尤其是在大選臨近時,例如:華人政黨會沖著媒體喊話:「我們華人受到不平等的待遇,馬來人有特權,我們需要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馬來人政黨沖著媒體喊話:「華人搶佔我們的資源,應該回到你們的祖國中國去」,這些具有種族情緒的話語,像細雨潤無聲一樣,進入到不同族群普通民衆的潜意識裏,我所接觸到的華人,聽到這句話時,都有同樣的回應:「我們已經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第三代、第四代了,我們是馬來西亞人,我們怎麽再回到中國去呢?我們回到中國去,誰還能接受我們嗎?」由此華人對馬來人産生敵意,馬來人也對華人産生敵意,馬來人認爲華人正在霸佔他們的資源,搶奪他們的工作機會,需要時刻警惕不能讓華人有機會搶了他們的政權。

這樣種族政治情緒的操縱,使得馬來人義無反顧的支持馬來人政黨,也使得華人也義無反顧的支持華人政黨,而種族政黨便是最大贏家。

當然在不同族群之間,渲染種族情緒,媒體擔負著重要角色。馬來西亞依照不同族群有不同語種的媒體,包括華文媒體、馬來文媒體、淡米爾文媒體以及英文媒體,每類語種媒體關注點不一樣,即使關注同一個社會事件,報導的角度、情緒、導讀者的方向都不一樣。但有一點是一樣的,都想獲得最大市場利潤,如何獲得最大利潤?就要投其所好,民衆想看什麽新聞,媒體就要報導什麽新聞;民衆的情感訴求在哪裏,媒體就要把情感導向哪裏;民衆長期的偏好度在哪裏,媒體就有意培養民衆的偏好,以致獲得更加長遠的經濟利潤。

而華人的所好就在種族情緒,華文媒體也就更樂意報導有關種族情緒的新聞,並且在新聞用詞之間,有意突出馬來人的愚笨、可笑、無知;華人的自由、進步、民主,甚至原本和種族情緒沒有關係的新聞,也要通過新聞標題、新聞用詞,以及新聞內容導向,使其變成具有種族情緒的新聞。例如:華人養猪課題,因爲養猪的地方容易髒有味導,所以當地政府部門要檢查,使得猪農需要按照規範養猪,但一經媒體報導,意思就變成了政府打壓華人經商,不允許華人養猪,因爲冒犯了身爲穆斯林馬來人的信仰。

媒體以這種方式報導出去,加深了華人與馬來人之間的偏見與誤解,這會使得種族社會更加鞏固,同時媒體也會持續獲得最大利潤,種族政黨也在其間漁翁得利。

大馬純華人政黨「馬華」-進行選舉活動

大部分華人選擇華文學校就讀

而華人教育本身就是一項種族課題,在馬來西亞從小學到大學都有華文教育,小學有華文小學,中學有國民型中學,大學有華文大學如拉曼大學,以國語馬來文爲教學語言的,有國小,國中,瑪拉工藝大學,其餘大部分大學都以英文教學爲主。而大部分華人會選擇華文學校,大部分馬來人也會選擇馬來文學校,不同族群的孩子從小就生活在自己的族群圈子裏,接受著自己族群的文化模式,和種族情緒的熏陶。

每當政府財政預算案出來,華教人士都會說:「我們華文學校的撥款太少,爲什麽國小國中撥款很多」;時常會聽到華教管理層人士說:「華教受著政府打壓,他們想消滅華教,我們華人應該努力維護我們華人的血脉與傳統」;又當大選前,馬來人政黨會喊:「應該關閉華文學校」,來刺激華人社會的神經,同時激發出馬來人民族主義的自豪,從而獲得選票。

大馬華人以相信道教佛教為主

對於宗教信仰來說,馬來人信仰伊斯蘭教,並且是馬來西亞的官方宗教,華人沿襲中華民族的傳統,道教佛教爲主,幾乎每一個華人社區周圍都會有一個廟,供奉的神都不一樣,有的是媽祖、關公、觀音等,《超訊》研究員所採訪過的華人新村,幾乎都是這樣的形態,例如位於霹靂州端洛區有一個何仙姑廟,何仙姑廟總務冼觀燕縣議員對我說:「每一家有個大事小情都會去廟裏拜拜,並且這個廟挺靈的,我有幾次都出了很大的車禍,汽車都撞扁了,但我一點事都沒有,我感覺何仙姑在保佑我」。

不同族群有不同信仰,在種族情緒發生之時,宗教課題變會隨著種族情緒應運而生。如:有人把猪頭扔在清真寺門口,再如兩個華人情侶在馬來人穆斯林過開齋節時,吃猪肉肉骨茶慶祝開齋節,又如華人過中元節時,每家都要燒紙,馬來人會抱怨空氣污染等。

馬來西亞華人生活,從教育、媒體、信仰,到政黨選舉,都離不開被種族政治激發下的種族情緒,而種族情緒的需要是爲了維護政黨、媒體、教育等權利相關者的利益。

(Visited 133 times, 1 visits today)